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说白了,俄乌这仗拖成了烧钱

眼镜蛇观世界 2025-07-20 23:07:03

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说白了,俄乌这仗拖成了烧钱的大坑,雇佣兵省钱省力,还能帮普京保留主力军,万一北约真的下场了,俄罗斯也有一战之力。

俄罗斯这招“雇佣兵战术”,说白了就是一场精心算计的“省钱保帅”局!俄乌战争打成今天这个烧钱的无底洞,普京心里比谁都清楚:再这么用正规军硬刚下去,国库早晚得被掏空,还得把家底全搭进去。

雇佣兵这张牌,表面看是“临时工”,实则是普京手里的“战略缓冲垫”——既能省钱省力填战线窟窿,又能把几十万正规军攥在手里,万一北约哪天撕破脸下场,俄罗斯还能留着底牌跟西方拼刺刀!

俄罗斯正规军看着人多势众,实则是群“温室里的花朵”。就拿他们的装甲部队来说,在乌克兰大平原上搞“钢铁洪流”冲锋,那简直就是给乌军无人机当活靶子!

人家乌军随便派几架无人机上天转一圈,俄军坦克的坐标就全暴露了,接着就是一顿炮火洗地。这种打法在二战时可能好使,但在21世纪的战场上,纯粹是“自杀式操作”。

反观瓦格纳雇佣兵,人家玩的是“特种作战”。一个战术小组就3 - 5个人,趁着夜色摸进乌军阵地,用无人机锁定目标后,直接呼叫后方炮火精准打击。

这种“蚂蚁啃大象”的战术,让乌军防不胜防。而且雇佣兵都是“亡命徒”出身,好多人以前就是特种部队退役的,实战经验比正规军丰富得多。他们不怕死、不要命,只要钱到位,啥脏活累活都肯干。

俄罗斯的财政状况有多惨?看看他们的军费开支就知道了。光培养一个坦克车组,就得花上几年时间和几千万卢布,更别说那些高科技装备的操作手了。绍伊古亲口承认,为了训练T - 90M坦克和无人机操作员,俄罗斯已经砸进去几十亿卢布,培养了12万士兵。这还不算装备损耗和后勤补给,一场仗打下来,国库直接被掏空。

再看看雇佣兵的成本。一个瓦格纳士兵月薪也就4000美元,5万人一个月工资才2亿美元,跟正规军的开销比起来,简直就是“白菜价”。而且雇佣兵的装备大部分都是俄罗斯国防部提供的“二手货”,坏了也不用心疼,直接扔了换新的。更绝的是,雇佣兵的伤亡不用计入官方统计,死多少人都不会影响国内舆论,普京连“丧事喜办”的戏都省了。

普京心里比谁都清楚,俄乌战争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威胁是北约。看看俄罗斯最近的动作:扩军到150万、设立新军区、把战略重心转向西部边境……这一系列操作都是在为可能爆发的“北约大战”做准备。几十万正规军才是俄罗斯的“家底”,得留着跟北约的F - 35、F - 16硬碰硬。要是现在把正规军全扔在乌克兰战场上消耗光了,哪天北约真的撕破脸,俄罗斯拿什么去抵挡人家的“钢铁洪流”?

反观雇佣兵,他们就是一群“一次性工具”。在巴赫穆特那种绞肉机战场上,瓦格纳士兵像韭菜一样一茬茬倒下,但普京眉头都不皱一下——反正死的不是正规军,只要能拖住乌军,消耗西方的武器弹药,这笔买卖就不亏。更绝的是,雇佣兵还能当“背锅侠”,万一哪天战局失控,普京只要把瓦格纳一甩锅,就能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西方的制裁对俄罗斯正规军的打击有多大?看看他们的军工企业就知道了。芯片断供、原材料短缺,连炮弹都造不出来了。正规军的装备更新换代彻底停滞,好多坦克、装甲车都是苏联时期的“老古董”。反观雇佣兵,他们的装备来源五花八门:从黑市买、从乌克兰缴获、甚至直接从俄罗斯国防部“借”……反正只要能打仗,啥招都敢用。

更绝的是,雇佣兵还能绕过制裁搞“曲线救国”。比如瓦格纳在非洲的矿产资源,既能换钱又能换武器,这种“以战养战”的模式,让俄罗斯在制裁下还能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而正规军就没这么灵活了,每一笔军费都得走官方渠道,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被西方盯上,根本玩不转这种“灰色操作”。

俄罗斯用雇佣兵这招,表面看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实则是被逼到墙角的无奈之举。正规军的战术落后、成本高昂、政治风险大,在这场消耗战中根本玩不起。而雇佣兵就像一剂“止痛药”,虽然不能根治战争的创伤,但能让俄罗斯暂时缓解痛苦,撑到西方“援乌疲劳”的那一天。

不过,普京的这盘棋也有风险。雇佣兵都是“认钱不认人”的主,哪天钱不到位或者觉得命比钱重要了,分分钟可能反水。更要命的是,北约的介入风险始终存在,真到了跟西方硬碰硬的时候,光靠几十万正规军和一群雇佣兵,俄罗斯到底有没有胜算,恐怕连普京自己心里都没底。这场战争,终究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豪赌,而俄罗斯,正在用雇佣兵的血肉,为自己的战略失误买单!

0 阅读:127

评论列表

孤独的旅行者

孤独的旅行者

1
2025-07-21 00:05

一派胡言!

猜你喜欢

眼镜蛇观世界

眼镜蛇观世界

是自己不努力又何必强求给别人留下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