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两个40多岁的老光棍,联合收养了一个弃婴,他们以拉土为生,一车土仅挣3元。25年后,女儿放弃高薪工作,回偏僻小学教书,只为陪着两位爸爸。 葛保尧和葛保田是蒙城县岳坊镇冯庙村的普通村民。1988年时,葛保尧47岁,脑子不太灵光,干活慢,说话也简单,村里人都知道他老实。葛保田45岁,是家里撑门面的,个子不高,皮肤晒得黑黢黢,手上全是茧子。俩人守着个80岁的病爹,老人常年躺床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他们住的土坯房破旧不堪,墙上青苔爬满,屋顶茅草都快漏了。家里就一张缺腿的桌子,几只歪凳子,外加个土灶台,穷得叮当响。 兄弟俩对老爹特别孝顺,每天轮流照顾,宁可自己饿着,也得让老人吃饱。葛保田农闲时帮村里人干点活,换点粮食,葛保尧在家劈柴,做事虽慢,但从不偷懒。村里人都说,这俩兄弟虽穷,心眼儿好,日子再苦也没啥怨言。 1988年的一天,村长抱着个裹着破布的女婴来了,说是被人扔下的,问葛家愿不愿意收养。葛保田接过孩子,看她小脸蛋冻得通红,心里一软。葛保尧也凑过来,傻乎乎地笑,像是挺喜欢这小家伙。兄弟俩合计了一下,觉得家里虽穷,但多张嘴也能养活,就把她留下了,取名叫葛红花,希望她能给家里带来点盼头。 收养这孩子后,日子更紧了。葛保田琢磨着光种地不够,得再找点活儿干。听说村里盖房需要运土,一车3元,他就干上了这行。每天天不亮就推着板车去工地,装满一车土,拉到地方卸下来,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能挣个二三十块。葛保尧在家看孩子和老爹,笨手笨脚地喂她米汤,哄她玩儿,还得给老爹擦身子喂饭。兄弟俩咬着牙,把葛红花一点点拉扯大。 葛红花慢慢长大,到了上学年纪。葛保田不管村里人说啥“女娃读书没用”,硬是把她送进学校。他干活更卖力了,农忙种地,农闲拉土,偶尔还帮人放个鞭炮挣点零钱。这些钱攒起来,给葛红花买书包、文具。她穿着补丁衣服,背着新书包上学,成绩一直拔尖。葛保田看着她拿回来的奖状,觉得再苦也值了。 葛保尧身体不好,但也尽力帮忙。他在家带葛红花,陪她玩儿,给她讲些乱七八糟的故事。葛红花小时候常爬在院子里,葛保尧就守着,生怕她摔了。老爹病得更重了,葛保尧喂饭喂水,手抖得厉害,但从没嫌烦。兄弟俩就这么分工,一个挣钱,一个顾家,把葛红花供到大学毕业。 葛红花大学毕业后,考了教师资格,本来能在城里找份好工作,工资高,日子也舒服。可她没选那条路,2012年10月,她去了马集镇学湖小学教书。那地方偏得不行,但学校给了三间房,她能把两个爹接过去一块儿住。她说,爹老了,得有人照顾,不能扔下他们。 葛保田这些年累坏了身子,得了脑血栓,走路都费劲。葛红花每天早起给他熬粥,下班回来推轮椅带他晒太阳。葛保尧也老了,吃饭得人喂,她就一口口喂,慢得像哄小孩。2018年,葛保田病重,脑萎缩还感染了肺,住ICU花了好几万。葛红花跑前跑后借钱,学校和县里帮了点,她自己学着护理,天天给葛保田翻身按摩,手都磨粗了。 后来,葛红花的亲生父母找上门,想认她回去。葛保田拄着拐杖说愿意放手,但葛红花没答应。她说,这辈子认的就是葛家这两个爹,别的她不管。亲生父母没办法,只好走了。
1988年,两个40多岁的老光棍,联合收养了一个弃婴,他们以拉土为生,一车土仅挣
历史拾遗者
2025-07-21 04:03:59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