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欧盟,造船不行,航天不行,互联网不行,人工智能不行,无人机不行,机器人也不行,就连造车也不行了。俄乌这一战彻底终结了欧盟的巨婴式繁荣,而这头由中美俄三方,共同养的一头大肥猪,接下来或许就该到了分猪肉的时候了。 今天的欧盟,在多个关键领域的表现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就拿造船业来说,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造船业的三大核心指标(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1%、61.4%和74.7%。 而欧盟的市场份额已经萎缩到不足10%,主要依赖客船制造,在货船领域竞争力明显不足。 航天方面,欧盟寄予厚望的阿丽亚娜6号火箭多次推迟发射,原本计划2024年完成的发射任务一拖再拖,导致欧盟不得不求助于美国的SpaceX公司,用猎鹰9号火箭发射伽利略卫星,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航天能力的短板。 在互联网领域呢,欧盟又缺乏像中美那样的全球巨头,市场基本被美国公司主导。 尽管欧盟通过《数字市场法》对Alphabet、亚马逊、苹果等科技巨头进行监管,但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依然受限,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在人工智能方面,根据斯坦福大学2024年AI指数报告显示,美国在私营部门的AI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中国2022年的AI专利占比达61%,而欧盟和英国当年总共只批准了约1100个AI专利,差距明显。 无人机和机器人领域同样面临挑战。虽然欧盟在无人机市场占据23.3%的份额(2024年),但核心技术如飞控系统仍由泰雷兹等公司主导,且面临中美竞争。 机器人方面,欧盟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包装行业,如强生和博世,但整体专利数量远低于中美,且缺乏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企业。 汽车制造领域,尽管欧盟电动车市场份额有所增长,但中国品牌如比亚迪、奇瑞在欧洲销量激增。 2024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而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同比下降了45%,显示出欧盟传统车企在转型中的压力。 俄乌战争对欧盟的冲击更为深远。欧盟原本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战争爆发后,能源进口结构被迫调整,2024年欧盟能源进口额同比下降16.2%,但能源价格仍处于高位,导致工业成本上升,大量企业减产、倒闭或外迁。 例如,德国大众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准备关闭部分本土工厂,这是其历史上首次关闭本土工厂。 经济数据也不容乐观,2024年欧元区前三季度GDP分别环比上升0.3%、0.2%和0.4%,预计全年增长仅为0.8%,而美国同期GDP增长预计达2.8%,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经济结构来看,欧盟的“巨婴式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力量。 美国的军事保护、中国的市场和俄罗斯的能源共同支撑了其发展,但俄乌战争打破了这种平衡。能源危机导致欧盟工业竞争力下降,而中美俄在欧盟的经济活动也在悄然改变格局。 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崛起、美国在航天和科技领域的渗透,以及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减少,都使得欧盟在关键领域的依赖性凸显。 或许未来,随着欧盟财政压力增大和结构性问题的持续存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可能进一步下滑,而中美俄等外部力量在欧盟的竞争和合作,或许真的会让这头“大肥猪”面临被分食的局面。
今天的欧盟,造船不行,航天不行,互联网不行,人工智能不行,无人机不行,机器人也不
如果我还在
2025-07-21 09:54:1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