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本来就不想当首相,硬被推上去,上台以后就开始躺平,如今摆烂终于有结果了! 根据6月29日日本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的内阁支持率连续四个月徘徊在24%的冰点,恰似大厦将倾前的摇摇欲坠。 这种局面的形成绝非偶然,而是多重矛盾交织的必然结果,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人执政能力的危机,更是日本政治生态积弊的集中爆发。 石破茂的执政困境始于其被迫上台的特殊背景。作为自民党内的“千年老二”,他在历经五次总裁选举挫折后,终于在2024年以微弱优势登顶。然而这一胜利并未带来政治蜜月期,反而暴露出自民党内部的深刻裂痕。 石破茂内阁组建之初,便因派系平衡问题导致人事安排捉襟见肘,19名阁僚中13人为首次入阁,缺乏执政经验的团队从一开始就埋下隐患。 更致命的是,石破茂在众议院选举中仓促解散议会,导致执政联盟丧失多数席位,被迫以“少数政权”身份勉力维持,这种先天不足的权力结构使其政策推进举步维艰。 而经济治理的乏力,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持续高企的物价,石破茂推出的每人2万日元现金补助被舆论痛批为“撒钱式急救”,不仅未能缓解民众生活压力,反而因财政负担加剧引发市场对日元贬值的担忧。 美元与日元的汇率在7月一度跌至1:0.0483的历史低位,进口成本激增进一步推高物价,形成恶性循环。 农业政策同样陷入两难:为平抑米价投放储备粮的举措引发农户强烈反弹,而推动大米增产的新政策又因农药化肥价格飙升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户直言“增产即亏本”。这种顾此失彼的政策摇摆,彻底暴露其经济团队应对危机的能力缺失。 日美关税谈判又持续陷入胶着,特朗普政府坚持对日本汽车加征25%关税,而石破茂既无法在国会获得足够支持让步,又无力争取美方豁免。 第七轮谈判中,美方代表甚至拒绝与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会面,仅安排一小时的低级官员会谈,这种羞辱性待遇让日本国际地位颜面尽失。 更糟糕的是,参议院选举失利导致其谈判筹码进一步削弱,美国《华尔街日报》直言“日本政府已丧失议价能力”。 这种外交困境不仅加剧经济压力,更让民众对其领导力产生根本性质疑。而这场危机的深层根源,在于日本政治体制的结构性病变。 自民党长期执政导致官僚体系僵化,政策制定与民众需求严重脱节;派系斗争消耗大量政治资源,使得改革举措屡屡胎死腹中。石破茂的困境,不过是这种体制性危机的集中显现。 当一个政权既无法守护民众的“米袋子”,又无力维护国家的“面子”,其支持率的持续低迷便成为历史的必然。这场政治风暴的余波,或将深刻改写日本政治的未来走向。
快讯!快讯!日本政坛突变日本参议院选举爆冷,石破茂却拒绝辞职外媒最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