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北京西山,门铃突然响了,于立群刚打开门,愣住了,门口站着一个五十多岁的日本女人,穿得不多,神情紧绷,身后还带着五个孩子,她只说了三个字:“郭沫若。” 屋里的郭沫若听见动静快步出来,一眼看见门口的人,整个人像被钉住,呆站在那里,半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深秋,北京西山的枫叶红得刺眼。门铃突然响了,于立群刚打开门就愣住了,门口站着个五十多岁的日本女人,单薄的衣衫裹着瘦削的身子,身后五个孩子排成一溜。 女人嘴唇冻得发白,只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郭沫若。" 屋里传来茶杯打翻的声音,那个总爱高谈阔论的男人此刻像被雷劈中似的钉在玄关,喉咙里咕哝着只有自己才懂的话。 这个叫佐藤富子的女人,是郭沫若藏在青春里最烫的那块疤。 1914年那个穿白衣戴黑帽的医学院留学生,在东京圣路加医院第一次见到她时,手里的探病苹果滚了一地。 21岁的护士小姐眉目如画,发梢带着消毒水味道,看得23岁的郭沫若耳根发烫。 谁能想到这个北海道名门千金会为个中国穷学生叛出家族?她父亲把《圣经》摔在地上怒吼:"跟那个人走,就永远别踏进佐藤家的门!" 富子真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她跟着郭沫若挤在冈山租的仓库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老鼠把郭沫若翻译的《浮士德》手稿咬得稀碎。 看着丈夫蹲在墙角拼碎纸片,她默默把最后一块红薯留给他,自己喝了两礼拜的淘米水。 五个孩子接连出生,郭沫若的诗越写越狂,家里穷得连砚台都卖了,富子就磨平砖头给他当写字台。 最苦的时候全家靠教会救济,这个曾经的富家小姐学会腌咸菜到凌晨,手指被盐渍得裂开血口子。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传来那天,郭沫若半夜突然坐起来抽烟。 富子给他披衣服时听见丈夫喃喃自语:"该回去了。"她假装没听懂,转身把五个孩子的被子掖好。 清晨发现枕边只剩张字条,上面潦草写着"祖国需要我"。警察很快踹开家门,骂她是"间谍的老婆",把她拖去审讯室。 冷水浇头的时候,她满脑子都是郭沫若第一次表白写的情书:"您像圣母玛利亚般降临..." 战后东京满街废墟,富子带着孩子们捡美军罐头度日。大儿子发烧烧到说胡话,她徒步二十公里去黑市换药。 1946年收到郭沫若从香港寄来的信,抖着手拆开却看见丈夫说已和24岁的于立群有了六个孩子。 她不信邪地追到北京,亲眼看见西山别墅里其乐融融的新家庭,那个曾为她写《女神》诗集的男人,如今连杯茶都没给她倒。 最后一次见面是1977年医院,85岁的富子站在病床前,郭沫若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 她想问还记不记得冈山仓库的星空,最终只掏出个泛黄的信封,里面装着1916年那封"圣母玛利亚"情书。 护士说郭老临终前总念叨"安娜",可没人告诉他,那个被他取名叫安娜的女人,早在三十年前心就死了。 富子晚年定居大连,把500万日元积蓄全捐给中国。去世时枕边放着三样东西,郭沫若的情书、九州大学的结婚照、还有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她教孩子们写的汉字"祖国"。 历史书里赞颂郭沫若的才华横溢,却忘了有个日本女人用一生证明,有些爱比战争更顽固,比国界更辽阔。 信息来源: 搜狐新闻《一个伟大的日本女人,去世后安葬于中国,为我国贡献巨大》 《郭沫若年谱长编(1892—1978)》
1948年,北京西山,门铃突然响了,于立群刚打开门,愣住了,门口站着一个五十多岁
提莫说热点
2025-07-21 16:03: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