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至今对普京仍抱有幻想,但普京却始终没有对特朗普产生过任何幻想,这正是美英欧等西方在俄乌局势中被动的根源所在。 近期,特朗普公开表达了对普京的“失望”,甚至向其下达了“50天最后通牒”,声称若俄乌无法在此期间达成停火协议,将对俄罗斯采取严厉措施,包括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对俄商品征收高达100%的关税。这是否意味着特朗普已彻底转变态度,准备与俄罗斯硬碰硬?显然并非如此。 特朗普明确表示,俄乌冲突是拜登政府一手制造的战争,与自己无关。他的核心目标依然是促成停火,而不是将战争继续升级。 事实上,特朗普从未期望乌克兰能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以实现某种战略胜利。他目前所采取的“强硬姿态”,仅仅是因为普京迟迟没有释放停火信号,反而在战场上持续推进,使得局势与特朗普所希望的停火方向渐行渐远。 至于所谓的援乌“爱国者”导弹,特朗普即便真要提供,也极其有限;而对俄罗斯征收关税的举措,几乎不会产生实质影响。原因很简单,美俄之间的贸易往来早已大幅缩水,除了一些必要项目,其他领域几乎已完全停摆,关税不过是象征性动作。 可以说,特朗普仍试图通过极限施压,逼迫普京妥协让步,依旧抱有幻想。但普京从未对特朗普寄予任何希望。即便两人之间有私下沟通,普京态度客气、评价不低,但他始终按自己的节奏推进俄乌冲突,从未被特朗普牵着走。 这也是为何西方国家总是误判形势——他们不断在外交上寄望“关系”起作用,而普京始终坚定不移、目标清晰,这正是俄罗斯在整个冲突中始终处于战略主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