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解放军剿匪追到了尼姑庵,在尼姑庵搜了一遍后,并未发现土匪,这时,一个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2 10:58:01

1950年,解放军剿匪追到了尼姑庵,在尼姑庵搜了一遍后,并未发现土匪,这时,一个战士凑到排长耳边:“那个尼姑的胸脯鼓得不太对劲!”这话瞬间让气氛紧张起来 主要信源:(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剿匪纪实》) 1949年秋天,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各地还不太平。 浙江地界上有股土匪闹腾得厉害,领头的是个叫刘子良的。 这人以前跟着国民党的俞家兄弟混,仗着蒋家王朝撑腰,在乡里横行霸道。 现在国民党垮台了,刘子良还带着残兵游勇在山里窜来窜去,祸害老百姓。 解放军派了支侦察队专门收拾他,可这家伙像泥鳅一样滑溜,抓了好几个月都没抓着。 侦察队到了宁波地面,先跟乡亲们掏心窝子拉家常。 老百姓刚开始怕得要命,生怕刘子良报复,嘴巴闭得跟河蚌似的。 侦察兵们天天帮老乡挑水砍柴,还把政府剿匪安民的布告念给他们听。 慢慢地,几家胆大的村民半夜摸进队里,悄悄说看见几个生面孔往城西的破尼姑庵去了。 队长眼睛一亮,知道这是根好线头。 那天下午,侦察队整队去了尼姑庵。 庵堂破得够呛,观音像上的金漆都掉光了。 几个老尼姑缩在角落里念经,看见当兵进来,脸都吓白了。 队长问她们见没见生人,她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队员们里外搜了三遍,连灶膛灰都扒开看,硬是没找到刘子良的影子。 大家伙儿垂头丧气往外走,有个小战士突然扯住队长袖子:"队长,您觉不觉得那个胖尼姑不对劲?" 众人仔细回想,确实有个身材特别壮实的尼姑,别人都瘦得跟竹竿似的,就她圆脸盘宽肩膀,穿那身灰布袍子都显得紧绷绷的。 队伍调头又杀回庵里,那胖尼姑正扒着门框张望呢,见兵爷们折回来,吓得往后一栽,手里的木鱼"哐当"摔出老远。 战士们也不废话,挨个墙缝墙角地敲。 有个眼尖的队员停在一幅观音像前面,画的是送子观音抱着胖娃娃,这在尼姑庵里本就不多见。 他伸手往画框边一搭,空心墙的"咚咚"声格外清楚。 大家伙儿七手八脚扯下画框,后面是道木门,门轴都锈住了。 撞开暗门那瞬间,霉味冲得人直咳嗽。 刘子良光着脚板坐在木板床上,身上那件绸褂子皱巴巴的,旁边还撂着半碗没吃完的肉汤。 他看见枪口顶在脑门上,反倒咧嘴笑了:"我就猜着今天该到头了。" 战士们把他捆粽子似地绑结实,回身再看院里,那胖尼姑瘫在地上打哆嗦,一问才知是前年被抢来充门面的农妇。 后来审清楚了,刘子良逃到宁波时只剩两个马仔。 他在赌场认识个破落户,打听到这尼姑庵后墙有道暗格,早年间庵里姑子偷存香火钱修的。 藏在这儿七八天,天天让伪装的尼姑去镇上买酒肉,那胖身子骨就是大鱼大肉喂出来的。 他琢磨着等风头过去雇条小船溜去台湾,没承想坏在那碗红烧肉上。 宁波城里第二天就传开了,说解放军神兵天降,在菩萨眼皮底下揪出了土匪王。 老百姓敲锣打鼓往队里送鸡蛋,老裁缝熬夜做了面锦旗,上头绣着"火眼金睛"四个金灿灿的大字。 押送刘子良那天,千人空巷围在码头,有个被抢过粮食的老汉追着囚车骂:"叫你祸害老百姓!观音娘娘都看不过眼嘞!" 船开远了还能听见岸上放鞭炮的声音,噼里啪啦震得江水直打颤。 那之后宁波地界清静多了。 暗门洞开的尼姑庵成了活教材,新入伍的侦察兵都要去转一圈。 老队长后来作报告总爱说:"干咱们这行,眼睛要毒,心思要细。土匪脸上不刻字,可狐狸尾巴藏不住,连送子观音都急着给咱递信儿呢!"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