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中“九层妖塔”墓是不是“血渭一号墓”?其实二墓之间相距400米!考古队

启清玩转趣事 2025-07-22 16:03:26

《鬼吹灯》中“九层妖塔”墓是不是“血渭一号墓”?其实二墓之间相距400米!考古队为什么只挖了两层就匆匆撤离?真的是“墓有异象”? 2018年血渭一号墓成功发掘,墓主人身份揭晓!九层妖塔墓的主人,隔得如此之近的他,身份又会是如何? 1982年,青海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许新国带着苏生秀和刘小何两位专家,坐长途汽车来到了都兰县,想要调查那一带的岩画。 未曾想,在和当地村民闲聊时听说了一座神奇的“怪墓”,并兴起了前往查看的兴趣。 当地牧民将一行人带到了被称为“九层妖塔”的大墓跟前,眼前的一幕令人吃惊不已:墓葬由一个160米宽的底座和30米的封土堆构成,外形很像两个叠在一起的“斗”。 “这个墓怪得很,我们祖祖辈辈没有人敢靠近,听说晚上还会发出奇怪的声音……”牧民大哥介绍的心慌慌,脸色都有些不对。 而且,人家牧民还举了个真实例子呢! 说是西北军阀马步芳,即曾经带着一整支队伍来盗墓,他就是看中了这座“九层妖塔”。谁知,工兵们才挖了两天就出事了,据说下墓的人忽然朝着自己人开枪射击,面部扭曲狂叫不止,仿佛是中邪一般…… 马步芳见状只好鸣金收兵,带着前期挖到的几卡车金银珠宝悻悻而去……当地人都说,是“九层妖塔”墓主人发威,任何妄动之人都会遭到惩罚! 听了这个故事,许所长也只是笑了笑,他心里知道,所谓的“妖楼”肯定是谣传,这座大墓应该是贵族墓葬,甚至有可能是王陵。 于是,回去之后他打了一系列的报告,最后带着一批考古队员真的来到“九层妖塔”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墓葬后期被命名为“热水一号墓”。 不过,江湖传言“考古队员挖了两层就撤离了”,这个其实还是个真事儿! 原来,九层妖塔墓的结构很是特别,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砖石墓”,而是由一层又一层的柏木+夯土垒砌而成,且每一层的夯土内都埋有陪葬品! 墓葬到底有没有九层?当时考古队可没有数,但是挖到两层的时候发现,仅仅是这两层里面的陪葬品已经光彩夺目到匪夷所思。 当时的文物发掘、保护技术不发达,继续挖下去墓葬或许得不到科学保护,而陪葬品也无法安全妥善的处理……最终考古队果断决定:撤离!先保护等待时机! 结果,坊间传闻却就此大做文章:连考古队都连夜撤离了,这九层妖塔能不邪气吗? 考古队虽然走了,九层妖塔的名气却打开了,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这座诡异的大墓可是被不少人惦记过…… 直到2018年,青海地区再次发生一起盗墓大案,一伙盗墓贼据说是挖开了“九层妖楼”,盗掘出六百多件文物? 哎呀,这可把考古界着急了。等到警方破获这起案件之后,大家才发现,盗墓贼居然搞了个“乌龙”! 原来,这伙盗墓贼盗掘的并非“九层妖塔”,而是距离其仅400米开外的另一座大墓——后被命名为血渭一号墓(图1)。 据说盗墓贼在“九层妖塔”的东侧几百米处挖掘,原本可能是想避开“妖邪之气”,结果却挖到了另外一座墓葬中去。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自媒体人在写“九层妖塔墓”时与血渭一号墓混为一谈,这里给大家区分一下哦。 《鬼吹灯》里写的九层妖塔墓,名为“热水一号墓”; 2018年在考古界引发巨大讨论且完整发掘的“血渭一号墓”,就在“九层妖塔”的隔壁400米左右距离。 两座墓葬,规格相似,墓葬的形制也几乎一样,而且还隔得这么近,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当然有关联!谁家的“王陵”如果不是亲戚关系,会修的这么近呢?没错,考古专家们已经确认,血渭一号墓的主人身份…… 图6是血渭一号墓出土的一枚银制印章,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印章属于吐蕃时期,印章上的文字是古藏文,印章主人是吐蕃时期的一个吐谷浑王。  印文翻译后就是“外甥阿柴王之印”或者是“吐谷浑王 阿柴王之印”。 考古专家介绍,“阿柴”是吐蕃人对吐谷浑的称呼。吐蕃为了对吐谷浑进行控制,长期保持王室的联姻,从而形成了特殊的“甥舅关系”。 血渭一号墓主人是公元740年左右的一位吐谷浑王!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400米开外的“九层妖塔”墓,里面葬着的很有可能也是一位吐谷浑王…… 世间哪里有什么“妖邪之墓”,通通都是捕风捉影般的想象而已。如今,如果你去到青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旅游,还可以实地看看这两座神奇大墓呢! 它们已经在此地沉睡千年,与世无争!至于江湖中的那些诡异“传说”,谁又能管得了呢?

0 阅读:33
启清玩转趣事

启清玩转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