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汽成功收购 MG 罗孚二十周年,这是中国车企第一次成功的海外并购,总觉得得说点什么。
表面上看南汽出的 5078 万英镑价格非常之低,但后续拆分经营,重组投产的成本高达几十亿人民币,这对由省政府接手完成债转股的企业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这也是为什么南汽在打包完成后还放话,欢迎大家来咨询成立合资公司。
但除了那个变速箱生产线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其他企业研究呢?彼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开始逐步摆脱车企造什么人们买什么的时代。而从解放后就一直造轻卡轻客农用车的南汽来说,始终没有像样的机会和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其实英格尔的事情 92 年就开始谈了,那会儿初代 Ibiza 还没停产,第一步计划就是产线一停就打包搬过来。然而这一等就是 7 年,能有几个 7 年?
弥补经验不足的最快捷方式就是直接花钱找别人买技术,NJ136 的驾驶楼技术是找五十铃买的二代 Elf,可惜投产没几年,四代 Elf 在祖国遍地开花。依维柯那是正经国家牵头的技术合作,可惜成本太高也影响了销量。
买 Ibiza,找菲亚特拿 178 计划的三个车,再到 MG Rover。不说病急乱投医吧,怎么看也是最后一根稻草。上汽先一步把罗孚 25 和 75 的全套资料打包了,那南汽就用 MG ZR、ZS 和 ZT,为了好记就是 3、5、7。
可是真投产了,也是 7 年前的产品了。第一年 MG7 的销量是荣威 750 的三十分之一,这还搞什么......
MG 3SW 和 MG7 各位都见过,最早的 MG 5 大家有印象吗?就是下图这个亮相于 07 年上海车展的车,基于 MG ZS 打造,一个 4.4 米级别的运动紧凑型轿车,类比一下就是宝来。
车本身在英国挺受好评,运动型号 ZS 180 用的 2.5V6 发动机和新调的底盘让原本死气沉沉的罗孚 45 一下子活络起来。国产化的 MG 5 也计划在 08 年以前正式推向市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时 MG 5 造了不止这一款试装车,还有普通外观的低配车型,银色居多,我曾经在南汽专用车厂附近的路上看到过好几辆挂着试车牌,那会儿都是 2012/2013 年了。
2007 年上汽正式把南汽的母公司跃进汽车集团收购,60 年的南京汽车制造厂正式走入历史画卷。遗憾也好,解脱也罢,既然造个轿车如此艰难痛苦,那干脆让擅长的人来就好。
你看,在上汽的经营下 MG 这么有声有色,MG 5现在就是一个亲民且有点运动的紧凑型车,MG ZS成为电动 SUV 之后也在全球一些市场受到了好评,多好,后继有人。
唉,要是南汽当年能一直深耕轻型车领域,做个商用车专家该多好,可惜没有如果。
图源:汽车之家 2007 款 M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