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钱学森一家人像往常一样吃饭,突然钱学森闻着一道菜的味道不太对劲,于是

熹然说历史 2025-07-22 23:13:04

1964年,钱学森一家人像往常一样吃饭,突然钱学森闻着一道菜的味道不太对劲,于是他急忙制止家人,随后,便将菜品送去化验,果然菜被人下毒了。 在那个特殊年代,一位科学家差点因为一顿家常饭丢了命。钱学森闻到菜味不对,赶紧拦住家人,化验结果出来,大家都傻眼了——毒物就在饭菜里。这事不简单,牵扯到境外势力想破坏中国国防科技。到底怎么回事?往下看,你会明白这不只是个小插曲,而是国家安全的大考验。 钱学森1911年生在上海,家里是知识分子背景,从小就聪明过人,早年在北京上学,成绩一直拔尖。1929年他考进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专攻铁路机械,那时候中国铁路落后,他埋头学技术,毕业时是全系第一。1935年他拿到庚子赔款资助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航空工程,之后转到加州理工学院,跟冯卡门这样的专家学空气动力学。他参与高速气流研究,提出卡门-钱公式,对超音速飞行有大帮助。二战时,他加入火箭研究小组,帮美国建喷气推进实验室,还去德国审讯火箭专家,带回V-2导弹资料。这些经历让他成为火箭领域的顶尖人才。 在美国,他创办火箭俱乐部,后来这成了NASA的前身。他工作认真,为美国航天贡献多,但心里一直想着回国。1949年中国成立新政权后,他决定回去,美国当局不放人,还以间谍罪关了他五年。1955年中美谈判,他才坐船回国。回国后,他马上投入国防工作,1956年建起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领导团队从零起步,研究导弹技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他提供力学支持,推动导弹和卫星发展。没有他,中国航天起步会难很多。 钱学森不光搞火箭,还开创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对系统工程有开创贡献。他晚年继续指导科研,写书教学生,推动中国科技从落后赶上世界。他的成就不是吹的,是实打实干出来的,让中国在国防上站稳脚跟。 1964年,钱学森一家吃晚饭,他闻到一道菜不对劲,马上制止家人,把菜送去化验,结果证实有毒。这事源于境外势力,美国当局对钱学森回国后帮中国发展导弹耿耿于怀。他们派特务潜入,想通过投毒破坏中国科研。特务盯上钱学森家一个年长厨师,用厨师孙子性命威胁,逼他下手。厨师没辙,在菜里放毒后逃走,但特务没守诺,直接杀了厨师和孙子。 钱学森靠科学训练出的敏感嗅觉,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全家受害。化验确认毒物是氰化物,警方调查发现信件和空瓶,锁定境外特务。事件暴露后,国家加强警卫,排查周边,检查所有食材来源。这不只是个人安全问题,反映出当时国际压力大,中国科研人员面临真实威胁。美国等势力见中国导弹进步快,就用这种下作手段阻挠,但没成功。 这事让大家看到,科学家工作环境多艰险。钱学森没慌,继续专注研究,但国家从此更重视防护。特务的举动显示他们心虚,中国科技崛起让他们怕了。 事件上报后,国家领导批示,提升钱学森安全级别,配备进口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包括显微镜和试剂,由段恩润负责化验。他每天检验食材,确保无毒。从1964年起,段恩润在钱家附近建化验室,用苏联冰箱存样品,工作六年,没出一次差错。这待遇特殊,就连高级干部也没这样,国家这么做是为保护科研骨干,让钱学森安心干活。 钱学森没受影响,继续领导两弹一星。1965年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卫星上天,他提供关键计算。晚年他退休,但还审阅报告,教学生系统工程。1991年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9年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的理论应用广,从军事到经济,都起作用。中国航天从东风导弹到空间站,都继承他基础。 2009年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葬礼上,国家致敬,他的骨灰放八宝山。至今,他的书如《工程控制论》还被用,学生继续他的研究。中国科技强大,多亏他这样的先驱。 这故事讲完,你觉得钱学森的经历咋样?境外势力那些手段是不是太阴损?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或者分享类似历史小知识,大家一起聊聊。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