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鲍威尔坚持不降息,为什么? 金融圈里有句行话叫"三流",说的就是钱的三个动向:往哪流、流多少、流多快,这三个因素就像经济的命根子,一旦出问题,整个国家都得跟着遭殃。 鲍威尔不敢轻易降息,就是怕动了这"三流"的平衡,要是突然降息,国际上的热钱可能掉头就跑,企业贷款可能乱套,股市可能抽风——这不就跟2008年金融危机前一个德行吗? 特朗普这么着急让降息,当然有自己的小九九,现在美国老百姓日子确实不好过:房贷利率7%,信用卡利息22%,买个车贷款都比往年贵,更关键的是,明年就要大选了,历史上有个铁律:大选前一年经济要是不好,现任总统基本没戏。 但鲍威尔看得更远,现在美国经济就像个病人,上半身发高烧,下半身冰凉,要是这时候乱吃药,非得整出大病不可。 去年硅谷银行倒闭那事给鲍威尔好好上了一课,当时储户疯狂取钱,资金外逃的速度快得吓人,再大的银行也扛不住,现在美联储就像在走钢丝:一边要高利率压通胀,一边还得每天从市场抽走1.5万亿美元的多余资金。 更麻烦的是,现在外国买家都不太爱买美国国债了,日本去年卖了720亿美元,中国持有的美债也降到14年来最低,利息给这么高还没人要,你说鲍威尔能不怕吗? 看起来美国经济还不错:失业率3.7%,通胀也从最高的9.1%降到3.2%,但仔细看就会发现不对劲:正经全职工作越来越少,临时工越来越多,物价是降了,但服务业还是死贵。 更糟心的是,现在全球产业链正在大洗牌,苹果手机三分之一都改在印度生产了,特斯拉在德国的工厂抢了美国的生意,钱现在不光看利息高低,还得看地缘政治的脸色。 鲍威尔这么死扛着不降息,说明美国经济已经离不开外资的持续输血了,现在美国国债都34万亿美元了,光每个月还利息就要600多亿,要是这时候降息导致外资撤离,美元霸权可能真要凉凉。 这对中国来说是个重要启示,我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是对的,你看美联储现在左右为难的样子,就知道保持政策空间有多重要。 另外,这个"三流"理论对我们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很有参考价值,可以学学新加坡,建立更精细的资金流动监控系统,在自贸区试点一些调控工具。 说到底,美国的问题是金融玩得太嗨,实业却跟不上,中国坚持搞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升级的路子走对了。 在这个金融战争看不见硝烟的时代,谁能管好钱的流向,谁才能真正掌握经济安全的主导权,鲍威尔的烦恼告诉我们:金融主权不是嘴上说说,得真有能力管住钱袋子才行。
反转了!我们重新缩小了和美国GDP的差距,2020年中国GDP占美超70%达高峰
【106评论】【9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