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陈布雷的女儿女婿被捕,老蒋找陈布雷谈话,询问他对此事的想法。陈布雷说:“如果他们真是共党,那就杀了吧!” 但谁能想到,此话竟暗含深意。 主要信源:(《蒋介石“文胆”陈布雷二三事》) 民国那会儿天下乱得厉害,辛亥革命没扫干净的旧势力,折腾出遍地军阀。 后来国共联手北伐打到一半,老蒋掉头捅了盟友刀子,这世道就更不太平了。 人站队伍就像墙头草,今天跟这个明天随那个。 老蒋身边那个摇笔杆子的陈布雷,就是这般尴尬处境。 陈布雷生在1890年的浙江慈溪,那会儿十个人里九个不识字,他却念完了浙江高等学堂。 武昌起义炮声一响,他抓着钢笔当枪使,在报纸上把封建王朝骂得狗血淋头。 1920年闯上海滩当《商报》主编,写文章句句戳旧势力的心窝子,连孙中山都拍桌子叫好。 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硬是在十里洋场闯出大名堂。 在1927年,他哥哥牵线搭桥,和老蒋谈了几回话就稀里糊涂入了国民党。 这书呆子哪懂政坛弯弯绕,只觉得两党都在打军阀搞革命,横竖差不多。 转眼当上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白天替蒋介石写檄文,晚上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等老蒋在宁汉之争中抱上美日大腿,他又乖乖回去当御用笔杆子。 1930年混到教育部次长位置,陈布雷倒想得简单:"我就是蒋先生的门客,写好文章就行。" 可政治漩涡哪容他抽身,西安事变那会儿,老蒋被张学良扣在临潼,陈布雷连夜赶稿子,硬把狼狈事写成"领袖忍辱负重"。 老百姓读报看得眼泪汪汪,哪知道背后枪管子顶着太阳穴。 明眼人都瞧出老蒋铁了心打内战,陈布雷照样跟着摇旗呐喊。 他这套愚忠,独独喂给老蒋一个人。 这清高文人向来瞧不上贪官污吏,国民党大员酒宴他从不掺和,倒对鲁迅这类硬骨头敬佩得很。 可自打上了老蒋的船,家里就闹出大动静。 1919年他夫人杨品仙生第五个孩子时高烧不退,乡下郎中耽误了救治。 陈布雷抱着冰凉的身子哭昏过去,转头竟把剪刀对准襁褓里的女婴,被丈母娘拼死拦下。 刚出生的陈琏就此被外婆抱走,父女俩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六岁那年陈琏被接回南京,陈布雷已是老蒋跟前红人。 当爹的觉得女孩读个私塾足够,小丫头偏在1937年自己考进杭州高中。 等七七事变炮火一响,父女俩各自拿起笔杆子:父亲在重庆给蒋介石写"曲线救国",女儿在街头为共产党写抗日传单。 有天陈琏看见报纸鼓吹中日亲善,气得写檄文痛骂,哪晓得这鬼话正是她爹替老蒋写的! 白纸黑字成了父女俩头回交锋。 1939年夏天陈琏秘密入党,拿着西南联大录取通知书来告别。 陈布雷望着酷似亡妻的眉眼,临别扔下句锥心话:"莫忘了你娘为你送命。" 彼时国共面子上还过得去,父女在重庆破屋同桌吃饭尚能维持体面。 1941年皖南事变血案突发,西南联大地下党紧急撤离。 陈琏消失得无影无踪,急得陈布雷动用人脉四处打听。 后来周恩来亲自找陈琏谈话:"你爹那支笔抵得过十万兵,留着比去延安管用。" 自此她借着探亲名来回传递消息,直挨到1946年国共撕破脸。 赴北平搞学运前,陈琏与地下党员袁永熙结了婚。 陈布雷虽没露面,却派人送钱操办婚礼。 满堂宾客只当是高官嫁女,谁料新房里藏着一对红色眷侣。 刚入秋的北平夜里,军统特务撞开小夫妻的家门。 袁永熙听见吉普车声就知不妙,拉起陈琏想翻后墙却晚了一步。 老虎凳辣椒水熬了小半年,11月底两人被蒙眼押上美国运输机。 南京总统府里的陈布雷早收到密报,偏要装没事人。 每日陪老蒋批公文,眼见亲闺女生死未卜还得沏茶倒水。 熬到来年开春,他终于摊牌写信:"小女通匪罪无可赦,该杀该剐听凭发落。" 老蒋捏着信纸直咂嘴,好个以退为进! 转头在宴席后"不经意"透露:"令爱顶多算个民主青年嘛。" 这话成了救命符,陈布雷立刻奔走疏通。 1948年1月保出女儿送回慈溪,5月袁永熙也获释团聚。 四个月后济南战役炮声震天,陈布雷在南京寓所吞安眠药自尽。 尸身旁摆着给老蒋的绝笔:"我心如一枯木,更无半点火星。" 至死不知女儿早带女婿投了解放军,更没料到二十年后陈琏会从上海高楼纵身跃下。 父女俩的生死场,终究都没逃过时代的罗网。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7年,陈布雷的女儿女婿被捕,老蒋找陈布雷谈话,询问他对此事的想法。陈布雷说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3 14:48: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