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灭掉北宋后,被强行掳往北方的北宋大臣,大多结局悲惨。金人将他们视作草芥,毫无

青琰纪史噜 2025-07-23 18:20:09

金人灭掉北宋后,被强行掳往北方的北宋大臣,大多结局悲惨。金人将他们视作草芥,毫无怜悯之心。例如,宰相何㮚身陷金营后,仰天长哭,绝食而亡,年仅三十九岁。兵部侍郎陈过庭前往金营议和,被金人扣押在军中,无法返回。建炎四年(1130 年),他在燕山去世,时年六十岁。 签书枢密院事张叔夜在北宋亡后,随徽宗北上,“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既次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明年卒,年六十三。”北宋大臣无仕于金者。 南宋初年宋朝使臣出使金朝者,金朝往往留而不遣,但只有以资政殿大学士身份充当祈请使(请求金人放还徽、钦二帝)的宇文虚中接受了金人官职。“虚中有才艺,金人加以官爵,即受之,与韩昉辈俱掌词命……金人号为国师。” 但是,宇文虚中恃才傲物,金朝达官贵人纷纷捏造罪名攻讦他谋反,“虚中与老幼百口同日受焚死,天为之昼晦。”宇文虚中之死,固然是他咎由自取,但金国统治者偏听偏信,无罪杀人,反映出了其忮刻残忍的一面。 南宋大臣王伦出使金国被扣留不遣,胁迫他投降,王伦大恸说:先臣文正公(北宋宰相王旦)以直道辅相两朝,天下所知。臣今将命被留,欲污以伪职,臣敢爱一死以辱命!遂就死,年六十一。王伦是北宋名相王旦之子,他不想玷污先人名声,拒绝出仕金朝,结果被杀。 金朝文化比中原落后,对于那些满腹经纶的南宋使臣,往往羁押不遣,让他们在金国教授儒家经典。当时金国经济落后,缺乏纸张,他们读书的方法是把树木截断,再削成一个形状如橄榄形的墩子,中间是圆形,好似瓠瓜,两头削成尖形,以便于挪动。 把文字书写在圆形的树墩上,学生熟悉了以后,削去一层,再书写其他文字。除此之外,张邵还讲解《易经》,为传播中原文化做出了贡献。但金朝统治者颇为吝啬,只让张邵讲课却不给报酬,以致他只能靠学生馈赠的米面度日,直到绍兴十三年(1143年)才放他回归南宋。 张邵的遭遇并非个案,只因洪皓不肯接受金人的官职,被流放到离金国都城二百余里的冷山,那里气候沍寒,四月间草才发芽,八月间便大雪纷飞。他居住的村落只有不到一百户人家,都是已经致仕的金国丞相完颜希尹的亲属。 完颜希尹让洪皓教他的儿子读书,却两年不给衣食,致使洪皓在夏天仍穿着厚厚的粗布衣服。金人只派了4个奴仆替他到深山砍柴,以供炊爨之用。到了冬天,大雪封山,无法砍柴,只能用马粪当柴,煮面而食。数年后洪皓才得以与张邵一起回归南宋,结束了这一段不堪回首流放的生活。 元朝对待亡宋大臣的态度与金人迥然不同,洵然有仁者之风。元世祖对待亡宋大臣,因人而异,不是一个模式。南宋丞相文天祥被俘后,世祖重其才,千方百计劝降,对他说:“汝移所以事宋者事我,我当以汝为相。” 世祖此言并非虚与委蛇之语,是真想把他罗致麾下,但文天祥视死如归,拒作贰臣,劝降未果。当时传闻中山(今河北定县)有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欲劫取文天祥,元朝大臣认为,杀了文天祥,叛乱就会消弭。世祖犹豫再三,下令杀文天祥于燕京柴市。 临刑之时,世祖又变卦,“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既慷慨就义,世祖叹息说:“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宋史》编纂者在《文天祥传》后评论说:“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留之数年,如虎在柙,百计驯之,终不可得。” 这一评骘,惬当之至!世祖杀了文天祥,又加以封赠,旌表他对宋朝忠臣不贰的气节,“赠公太保、中书平章事、庐陵郡公,设坛致祭。”后又改封“前宋少保、右丞相、信国公。”时人有诗云:“当今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 “君义臣忠”四字对元世祖、文天祥的评价可说是恰如其分!对另一些抗节不仕的宋朝官员,元朝也不为难,愿去愿留,悉听尊便。 南宋大臣家铉翁在元兵兵临城下时奉诏赴元军谈判,不久,临安陷落,家铉翁未能回朝,稽留元军大营:闻宋亡,旦夕哭泣不食饮者数月,大元以其节高欲尊官之,以示南服。铉翁义不二君,辞无诡对……改馆河间,乃以《春秋》教授弟子,数为诸生谈宋故事及宋兴亡之故,或流涕太息。 大元成宗皇帝即位,放还,赐号处士,锡赉金币,皆辞不受。又数年以寿终。家铉翁不肯仕元,世祖皇帝让他去河间教授生徒,他以《春秋》为教材,怀念故国,讲宋朝兴亡历史,讲至伤心处辄痛哭流涕,世祖听之任之,从不干预。成宗即位,赐予金币,准许返回四川眉山故乡,得以善终。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青琰纪史噜

青琰纪史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