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安徽21岁战士壮烈牺牲,战友方海鹰放弃提干,替他尽孝,战友父母感动得

断代史鉴 2025-07-24 00:40:50

1985年,安徽21岁战士壮烈牺牲,战友方海鹰放弃提干,替他尽孝,战友父母感动得泪流满面,想把女儿嫁给他!谁料,方海鹰吓得连忙摆手:他是来尽孝的,怎能占小妹便宜呢?” 1984年4月,老山前线有一场硬仗就在眼前,方海鹰和胡兴龙蹲在猫耳洞外,借着月光能看见彼此脸上的泥灰。 “要是咱哥俩有一个能活着回去,就得替另一个给爹妈养老送终,当亲儿子待。”两人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立下这样的誓言。 没几天战斗打响,胡兴龙为了掩护战友冲在最前面,一颗炮弹下来,人就倒在了南疆的红土地上。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方海鹰眼泪混着脸上的汗珠子往下淌,他对着南方磕了三个响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兴龙没完成的事,我得替他扛起来。 1985年部队给了方海鹰去军校深造的名额,这在当时是天大的好事,多少人挤破头都想得到。 可他拿着通知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找到领导,“这名额给别人吧,我得去给兴龙爹妈当儿子。” 回家跟父母说这事儿的时候,当过兵的老爹没多说,就拍了拍他肩膀,“是个汉子就得守信用。” 老妈却抹着眼泪劝:“哪能一句话就放弃自己的前途?” 方海鹰攥着老妈的手,“兴龙是独苗,他爹妈现在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您生养了我们兄弟四个,就当没生过我这个儿子。” 看儿子铁了心,老妈最后只能叹着气点头。 刚住进胡家那几天,方海鹰浑身不自在,胡兴龙的爹胡绍栋整天闷头抽烟,见了他就躲,话都懒得说,大妈倒是常给留着热饭,可眼里的红血丝骗不了人。 第四天部队来了电报,说胡兴龙17岁的妹妹胡桂兰能参军,就是得问问老两口的意思。 方海鹰拿着电报直奔里屋,“大伯大妈,桂兰想去部队就让她去,家里有我呢。”胡绍栋把烟锅往炕沿上一磕,“你能顶啥用?” 方海鹰没接话,转身就去院里挑水,水缸挑满了又去劈柴,直干到太阳落山。 打那以后,方海鹰成了胡家的常客,礼拜天不用上班,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到了就钻进地里干活。 摘棉花能摘到手指发白,打农药背着药桶走得满身是汗,挖水沟弄得一身泥也不在乎,农忙的时候他就请年假,把胡家的地全收拾利索了才回单位。 自己在电厂上班挣的工资,除了留点吃饭钱,剩下的全给胡家买米买面,逢年过节还不忘给老两口添件新衣裳。 大妈很快接受了这个“新儿子”,可胡绍栋还是那副冷脸,方海鹰喊“爸”的时候,他要么扭头就走,要么就闷哼一声。 胡桂兰去部队时,方海鹰答应她一定照顾好家里,其实他心里也犯嘀咕,自己这么做到底行不行。 直到有天夜里,胡绍栋腿疼得直哼哼,方海鹰听见动静就跑过去,摸着老人的腿都肿了。 他连夜找了辆板车,拉着胡绍栋往镇上卫生院赶,三十多里路走了大半宿,到地方的时候裤脚都磨破了。 医生说再晚点腿就保不住了,胡绍栋躺在病床上,看着方海鹰冻得发紫的耳朵,第一次主动说了句,“孩子,爹对不住你。”这声“爹”,方海鹰等了整整四年。 胡桂兰在部队常给方海鹰写信,字里行间都是小姑娘的心思,方海鹰一开始不敢接话,总觉得自己是来尽孝的,跟战友的妹妹搞对象不像样。 可胡绍栋看在眼里,有天把他叫到跟前,“你在我们家做了这么多事,没人说你占便宜的,你娶了我的女儿,以后就是我真正的儿子了。” 1994年春天,方海鹰和胡桂兰办了婚事,第二年小鹰出生,胡绍栋抱着大胖外孙,笑得嘴都合不上。 后来方海鹰在县城买了套带院子的房子,把老两口接过去住,每天下班回家,总能看见胡绍栋在院里侍弄花草,大妈在厨房做饭,小鹰围着姥爷转着圈跑。 这人啊,一辈子能说多少话,可真能算数的没几句。 方海鹰把一句战场誓言过成了日子,用二十七年的时光证明,有些承诺不是一阵风,而是一辈子的事,这样的情义,比金子还贵,比岁月还长。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东方不败

东方不败

2
2025-07-24 06:39

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