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女飞行员刘晓莲在驾驶飞机爬升至700米时,突然被一架歼击机撞击,伴随一声巨响,机组人员全部昏迷,飞机失控急速下坠,就在这时刘晓莲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飞过7种机型的女将军刘晓连释疑中国女飞行员如何驾驶战斗机) 1982年9月20日上午,张家口某军用机场上,刘晓莲机组驾驶的安-26运输机准时升空。 这位32岁的女机长驾驶着银灰色运输机平稳爬升,机舱里坐着另外六名机组人员,都是刚完成飞行任务返航的战友。 谁也没想到,飞机刚升到七百米高度,前方的云层里突然冲出个黑影。 那是一架正在执行训练任务的歼-6战斗机。 两架飞机相距实在太近。 刘晓莲刚看清机身上的红五星,两机就以近五百公里的时速轰然相撞。 歼-6的机翼像刀子般劈进安-26的机头,金属撕裂声震得整个驾驶舱嗡嗡作响。 歼-6当即爆炸起火,拖着浓烟直坠地面。 安-26则像被巨拳打中,机头猛地向左扭去,四台发动机同时发出刺耳怪叫。 撞击产生的冲击波把七名机组人员全震晕了。 飞机失去控制,机头朝下直冲大地。 高度表疯狂转着圈:六百米、五百米、四百米…… 就在机身距离麦田只剩四百米时,刘晓莲被刺鼻的焦糊味呛醒。 她感到后腰钻心地疼,左臂也抬不起来。 可眼前景象更让她心头发紧,整个驾驶舱烟雾弥漫,仪表盘火花四溅,舱底裂开的豁口像喷泉似的往外冒液压油,狂风卷着油雾糊满了挡风玻璃。 她咬牙抓住操纵杆。 电子仪表全成了黑屏,只剩气压高度表的指针在三百多米的位置颤动。 最要命的是油门杆被撞变形卡死了,任凭她怎么用力都纹丝不动。 "都醒醒!抢飞机!"刘晓莲扯着嗓子喊醒同伴。 副驾驶王德庆额头淌着血,机械师张海脖子扭了,领航员丁全腿肿得像馒头。 可没人顾得上伤,全跌跌撞撞扑向岗位。 机械师探身检查完发动机,哑着嗓子报数据:"三号发动机漏油!襟翼卡死!" 领航员死死盯着唯一正常的高度表,用身体挡住灌进来的寒风。 机械员赵景云抡起扳手猛砸油门控制盒,三下闷响后突然欢呼:"油门活了!" 这声喊像给飞机打了强心针。 刘晓莲和副驾驶同时发力,终于在二百八十米高度拉平了机身。 时间是九点三十三分,距离撞机才过一分钟。 可危机远没解除。液压油完全糊死了前窗,飞机像蒙眼驴似的在云层乱闯。 更糟的是整个通讯系统瘫痪,塔台根本不知道他们遇险。 地面情况开始清晰时,领航员突然惊呼:"左前方是化肥厂!右面是家属区!" 飞机此时剧烈抖动,铆钉接连崩飞的声音像放鞭炮。 "回机场!"刘晓莲当机立断。 只有两公里外的军用跑道能救命。 她凭着记忆在油雾中调转机头,三十秒后熟悉的跑道果然出现在右下方。 正要下降,机械师突然大喊:"主起落架放不下来!" 四人轮番猛拉紧急释放杆,机腹下的轮子却死活不肯露头,机身变形把起落架舱卡死了。 机场上空正盘旋着四架歼-6,都是油料将尽的返航战机。 刘晓莲瞬间明白:要是自己占用主跑道迫降,这些战友都得坠毁。 "转去草坪!"她猛打方向舵。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倒吸凉气,机腹擦地随时可能引燃油箱,可总比撞上居民区强。 就在离地百米时,奇迹发生了。 机械师和机械员两人用消防斧别住变形舱门,领航员整个身子吊在释放杆上。 只听"咔嚓"闷响,主起落架突然弹出锁位! 还没来得及欢呼,通讯长毛尚生突然惊叫:"电源没关!" 断腿的他竟单脚蹦起扑向电闸。 眼看机轮就要擦着草尖,刘晓莲同时切断四台发动机,驾驶舱瞬间陷入死寂。 九点三十七分,机轮重重砸进草坪。 可飞机突然像脱缰野马般向左偏去,正前方三百米处,一架歼-6正在主跑道降落! 刘晓莲和副驾驶同时扑向方向舵,用全身重量死死压住踏板。 眼看离银色机翼只剩百米距离,两人突然齐声暴喝,拼死将操纵杆压到底。 机头"砰"地砸进泥土,草皮被犁出十米深沟。 前轮折断的瞬间,飞机在距歼-6尾翼五米处戛然而止。 机场救护车冲到跟前时,七个人正互相搀扶着爬出驾驶舱。 张海托着毛尚生断腿的手直哆嗦,丁全拿绷带按着王德庆冒血的额头。 刘晓莲指着远处问:"歼-6飞行员救出来没?" 场站政委突然红了眼眶:"为躲学校……没跳伞。" 事后检查让工程师都后怕。 机翼大梁裂开三指宽的缝,油箱被刮出巴掌大的窟窿。 只要晚三分钟落地,飞机必解体。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82年女飞行员刘晓莲在驾驶飞机爬升至700米时,突然被一架歼击机撞击,伴随一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4 01:24: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