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司令布罗夫迪表示:“世界上已经没有坦克,能抵挡300-500美

环球事件话角 2025-07-24 09:45:42

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司令布罗夫迪表示:“世界上已经没有坦克,能抵挡300-500美金廉价无人机暴击。”他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坦克可以退出历史舞台。 俄乌战争爆发后,无人机已从最初的战场侦察工具,转变为具备战略打击能力的核心武器,彻底改写了传统战争规则。这种转变的速度与规模,超出了多数军事专家的预期。 2022 年俄军入侵乌克兰时,曾以庞大的坦克集群为先锋,试图通过钢铁洪流快速突破乌军防线。但仅仅数月后,这些看似不可阻挡的钢铁巨兽,就频繁成为无人机的 “猎物”。 例如在 2025 年 10 月的作战中,乌克兰 FPV 无人机共摧毁俄军 175 辆坦克,占同期俄军坦克损失总数的 36.9%。这种打击效率在传统战争中几乎难以想象。 无人机作战的核心优势在于成本与效能的极致不对称。以乌克兰 “蛛网行动” 为例,其使用的改装消费级无人机单价仅 500-1200 美元,却成功摧毁了俄军图 - 95 战略轰炸机(单价约 2 亿美元)等关键目标。 这种 “以小博大” 的逻辑,使得无人机集群战术成为消耗敌方高价值装备的利器。据统计,乌克兰无人机集群在单次行动中的成本,仅为俄军被摧毁装备总价值的 1/390。 从战术层面看,无人机的灵活性彻底改变了战场形态。FPV 无人机可由单兵操作,实时对移动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无需依赖传统炮兵的火力支援流程。 这种 “发现即摧毁” 的能力,极大压缩了敌方装甲部队的反应时间。2025 年 10 月的数据显示,乌克兰无人机在 30 天内摧毁了 235 辆俄军装甲战斗车辆,平均每天超过 7 辆,这种持续性打击能力对俄军后勤补给造成了巨大压力。 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了无人机的战场主导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使无人机集群能够实现自主协同作战。 例如乌克兰在 “蛛网行动” 中,通过 AI 算法优化飞行路径,成功突破俄军多层防空体系,将突袭成本降至俄军拦截成本的 1/8000。这种技术迭代速度,迫使传统装甲部队必须进行全面升级。 面对无人机威胁,坦克等传统装备也在寻求破局之道。中国 VT4A1 主战坦克加装了反无人机干扰模块,可在千米范围内阻断无人机通信。 俄罗斯则改进了 “天竺葵”-3 无人机,将俯冲速度提升至 800 公里 / 小时,以规避乌军防空火力。这些技术对抗表明,无人机与装甲部队的博弈正进入新阶段。 然而,无人机并非无懈可击。极端天气(如雷暴)可能影响其飞行稳定性,而电子战系统也能干扰其导航信号。 俄罗斯通过改进无人机战术,将命中率从 5% 提升至 15%,显示出防御方仍有反制空间。此外,垂直发射截击无人机系统的出现,为应对无人机集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布罗夫迪的言论,本质上揭示了战争形态的深刻变革。当 300-500 美元的无人机能够有效摧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坦克时,传统装甲部队的战场定位必然面临重新审视。 但这并不意味着坦克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体系对抗的综合能力。无人机的崛起,更多是推动战争规则的重构,而非单一装备的替代。 未来战争中,如何平衡无人机的低成本优势与传统装备的防护能力,将成为各国军事战略的重要课题。是继续投资昂贵的装甲平台,还是转向分布式无人机集群?这不仅是技术选择,更是军事理念的革新。 你对这一事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环球事件话角

环球事件话角

在话角,交流国际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