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中国宣布修建雅鲁赞布江水电站,后脚印度就宣布,要投资50亿修建6条大运河,让流入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水改道。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咱们西藏,一路往南流,穿过印度东北部,最后进入孟加拉国。这条河水量大、落差高,水电开发潜力特别大。中国这些年一直在推进清洁能源项目,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水电站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咱们官方的说法,这个水电站主要是用来发电的,每年能提供近3000亿度清洁电力,而且不会耗水,只是利用水的势能。更重要的是,水电站还能起到“雨季蓄洪、旱期放水”的作用,帮助下游国家防洪减灾。 驻印度使馆临时代办王雷专门在印度媒体上发文解释,说中国开发雅鲁藏布江水电是负责任的,不会伤害印度,还提到中印之间有跨境河流合作机制,会继续保持沟通。 可印度这边反应却挺激烈。他们为啥这么着急宣布修大运河呢?这就得说说印度河的情况了。印度河是南亚的一条大河,源头在西藏阿里地区,流经克什米尔后进入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巴基斯坦差不多80%的用水都依赖印度河,尤其是旁遮普省和信德省,这俩地方可是巴基斯坦的“粮仓”。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本来就因为克什米尔问题矛盾不断,水资源分配更是个敏感点。 1960年,在世界银行的调解下,两国签了《印度河河水条约》,规定东部三条支流归印度用,西部三条主要支流归巴基斯坦。可这次印度突然要修6条大运河,把原本流往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水改道,这明显是想在水资源上卡巴基斯坦的脖子。 印度这么做,明面上说是为了应对国内水资源短缺,其实背后可能有更深层的考量。一方面,印度这些年人口增长快,农业和工业用水需求猛增,尤其是北部和西部干旱地区,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修大运河把水引到这些地方,能缓解国内用水压力。 另一方面,印度可能觉得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修水电站,是在“上游控水”,自己得在下游搞点动作,显示一下存在感。再加上印巴之间长期不对付,印度想通过改道印度河,在克什米尔问题和水资源控制权上占点上风。 那印度这6条大运河具体咋修呢?从现有的信息看,这些运河可能属于印度“内河联网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了,目标是把印度境内的主要河流连起来,实现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比如说,把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东部河流的水,引到印度河等西部河流,或者引到干旱的南部地区。不过,这个计划推进得特别慢。就拿已经开工的肯—贝特瓦运河来说,光前期准备就花了几十年,还因为生态问题和征地纠纷闹得沸沸扬扬。这次印度说要建6条大运河,涉及的工程规模更大,难度也更高。 先说工程难度。印度河上游流经高山峡谷,地形复杂,要在这儿修运河,得克服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等问题。而且,印度河是跨境河流,改道会影响巴基斯坦,这就不是单纯的国内工程了,还得考虑国际法和国际关系。 按照《印度河河水条约》,印度虽然对东部支流有控制权,但西部支流主要归巴基斯坦。印度要是大规模改道印度河干流,很可能违反条约,引发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 再看资金和技术。50亿美元听起来不少,但分摊到6条大运河上,平均每条也就8亿多美元。印度之前修个肯—贝特瓦运河,预算都超了好几倍,工期还一拖再拖。 这次6条运河同时上马,资金够不够用,技术能不能跟上,都是大问题。印度国内的水利工程,经常因为资金短缺、官僚效率低、地方利益冲突等原因烂尾,这6条大运河能不能顺利完工,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还有生态和社会影响。印度河是巴基斯坦生态系统的命脉,改道会破坏河流沿线的湿地、森林和农田,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巴基斯坦的农业本来就依赖印度河灌溉,水少了,庄稼收成肯定受影响,说不定还会引发粮食危机。 另外,印度河改道可能导致下游水位下降,巴基斯坦的水电站发电量也会跟着减少,影响经济发展。巴基斯坦已经放话了,说印度这是“水资源战争”,会采取一切措施反击。 印度的运河计划其实反映出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危机越来越严重。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的水流量,都受到冰川融化、降水模式改变等因素影响,未来的水资源分配只会更复杂。各国要是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而是各自为政、单边行动,最终吃亏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现在,印度的6条大运河还停留在纸面上,具体啥时候能开工,修成啥样,都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清楚,这事已经把南亚的水资源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中国作为上游国家,一直强调合作共赢,可印度的做法却像是在搞对抗。未来,中印巴三国可能得通过多边对话,重新协商水资源分配机制,不然这水可就真成了“战争导火索”了。
我们只用了一招,就让印度损耗了70多年,彻底锁死了印度现代化的进程,到现在也没有
【6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