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张掖城下,一个50多岁的胖子蜷伏在马上,匆忙带着几个心腹,还有新娶的小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7-24 11:46:27

1949年张掖城下,一个50多岁的胖子蜷伏在马上,匆忙带着几个心腹,还有新娶的小老婆往山里跑,此人正是12年前杀害大批西路军的马家军军长,或许他并没预料到未来不久将会被一煤工活捉,而这位煤工正是当年的西路军幸存战士。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9月25日,祁连山深处的火烧沟台,一场特殊的会面正在进行。坐在山洞里的韩起功怎么也想不到,带着解放军劝降信来的,竟是十二年前从他手下逃走的红军俘虏。 任廷栋站在洞口,手里攥着那封劝降信。这个在灰条沟煤矿背煤为生的中年人,脸上满是煤灰留下的皱纹。但他的眼神异常坚定,就像十二年前那个深夜,他拖着被子弹打穿的小腿爬出张掖城时一样。 1937年3月,西路军在河西走廊遭遇重创。21岁的排长任廷栋和一百多名战友被俘,关押在张掖城内的骆驼店。负责看管他们的,正是马家军骑兵旅旅长韩起功。 骆驼店是个四合院,高墙围着,只有一个出入口。韩起功把俘虏分批带到院子里,有的被当场处决,有的被编入苦役营。任廷栋亲眼看着三个战友被马鞭活活打死。 那年深秋的一个夜晚,任廷栋咬断了捆绑的绳索。翻墙时被哨兵发现,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小腿。他硬是爬进城外的玉米地,在农民的柴房里躲了三天三夜。 伤好后,任廷栋不敢在张掖停留,一路向北逃到了山丹县的灰条沟煤矿。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逃难来的女工彭秀英。两人相依为命,但任廷栋从不敢说自己是红军。 任廷栋白天下井挖煤,晚上就着煤油灯教工友们识字。他把自己的真实身份深埋心底,只在深夜梦回时,还能听到战友们的呼喊声。 1949年9月19日,解放军进入张掖城。消息传到灰条沟,任廷栋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到了张掖军管会,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军管会的同志起初还有些怀疑,直到任廷栋说出了西路军的番号、指挥员姓名,还有骆驼店的详细布局。确认身份后,他们让任廷栋留下来协助工作。 那天,任廷栋在张掖西关碰到一个迷路的士兵。这人穿着破烂的马家军军服,说是要去火烧沟台找长官。任廷栋假装热心,给他指了路,还塞了两个馒头。 回到军管会,任廷栋立即报告了这个情况。军管会主任范江海当即决定,让任廷栋带着劝降信进山。任廷栋又找来了当年的战友王柱子,两人一起出发。 火烧沟台在祁连山北麓,海拔3000多米。山路崎岖,两人走了整整一天才到达。山洞外有几个哨兵,看到来人穿着便装,立刻端起了枪。 任廷栋举起双手,大声说明来意。哨兵进洞通报,过了好一会儿,韩起功才走出来。这个曾经威风凛凛的“张掖王”,如今胡子拉碴,军服皱巴巴的。 看到任廷栋,韩起功先是一愣,随即认出了这张脸。他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却发现手枪早就不在了。任廷栋平静地递上劝降信:“韩旅长,看看吧。” 信是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发的,内容很简单:只要放下武器,既往不咎,保证人身安全。韩起功看完信,又看看山洞里那些面黄肌瘦的残兵,长叹一声。 下山的路上,经过张掖城东的骆驼店。院子已经改成了小学,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做操。韩起功停下脚步,脸色发白,额头冒出冷汗。 任廷栋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操场一角。那里曾经是行刑的地方,现在种着一排杨树。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韩起功被送到军管会后,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根据政策,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任廷栋回到了灰条沟,继续在煤矿工作,后来当上了工会主席。 1985年,任廷栋退休后,把多年收集的西路军遗物都捐给了高台烈士陵园。其中有一本牛皮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着三百多个名字,都是他记得的牺牲战友。 陵园的工作人员说,任廷栋每年都会来祭奠。他总是在无名烈士碑前坐很久,有时会自言自语:“兄弟们,我们胜利了,你们安息吧。”

0 阅读:1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