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初春,当败退台岛的老蒋,听到曾泽生率领50军,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军、英军,打得满地找牙的时候,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当年这个自己怎么都瞧不上的杂牌军,怎么突然之间就蜕变成让英美联军胆寒的铁血雄狮?
在1946年深冬,滇军第六十军奉命北调东北。士兵们腰间系着家乡的普洱茶饼,裹着单衣踏入风雪。
在抵达长春时,城内补给早被蒋介石嫡系新七军垄断。
军官宿舍窗明几净炊烟袅袅,六十军驻地却连骡马都被强行征用。
围城三个月后,士兵把皮带剁碎煮汤,草根啃尽的院落里,有人开始焚烧棉絮充饥。
军长曾泽生站在破败的指挥所前,看着嫡系部队开着美式卡车从眼前呼啸而过,车厢里堆满成袋高粱米。
那年冬天长春饿殍遍地,守城士兵眼窝深陷却握着空枪,军部电台收到的始终是"固守待援四个冰冷电文。
当嫡系部队暗中转移的口粮被截获时,曾泽生摸着电报机的手在发抖,这些救命粮本该有他们一份。
在1948年10月17日,长春守备司令部突然升起白旗。
曾泽生率全军万人倒戈起义,成为解放战争中首支整建制易帜的国民党军。
起义官兵聚集在红旗猎猎的广场,看见炊事班抬来三大缸冒着热气的菜粥时,几个老兵突然跪下抓食。
解放军炊事员慌忙阻拦,慢慢吃,都是自家兄弟!
之后他们就毅然决然的加入了解放军,因为他不可能拿兄弟的性命开玩笑。
整编为解放军第50军后,之后改造的风暴席卷军营。
政工干部在寒冬里燃起篝火,官兵们嚼着冻硬的土豆参加诉苦会。
烟枪被砸进火堆时,一名连长抱着发紫的手臂在地上打滚,把我捆起来!别让我再沾那玩意儿!
之后全军焚烧鸦片烟具的火光映亮了长春的夜空。
就在半年后,这支脱胎换骨的部队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奔向西南战场,在成都战役中截断胡宗南退路,刀刃上溅满真正的荣光。
在1950年跨过鸭绿江时,50军作为起义部队被编入预备序列。
冰天雪地里强行军数百里,赶到战场却总见硝烟散尽的阵地。
士兵们闷头磨刺刀,炊事班把没送出的干粮拍在案板上,咱们连口热乎的都没赶上!
之后的转机在1951年1月3日深夜降临。
149师两个营奉命突袭仙游里。
雪光映着英军31辆"百夫长"重型坦克的冰冷轮廓,炮口黑洞般对准只有轻武器的志愿军。
爆破筒仅剩三根,447团战士陈子华扛起炸药包扑向头车。
第一声巨响撕裂夜幕时,七连指导员庞照福带人滚进坦克盲区,集束手榴弹塞进履带铰链。
有个小战士在燃烧的坦克旁刨雪灭火,背包里还留着要给战友的冻土豆。
黎明时分,被轰掉炮塔的坦克像烧焦的甲虫瘫满山谷。
200多名皇家来复枪团士兵高举双手,惊恐地望着衣服褴褛的胜利者从雪堆里站起,刺刀尖滴着融化的雪水。
远在东京的麦克阿瑟接到战报时,钢笔在作战地图上戳出个窟窿。
然而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
汉江防线的白皑皑雪坡上,美军将两千吨炸弹倾泻在50军阵地。
447团死守白云山主峰七天七夜,二连指导员张建堂带伤点燃最后五根爆破筒前,用血在烟盒上写,请转告祖国人民。
当美军陆战队员冲上第三道堑壕时,三个缠满绷带的战士咬开手榴弹环滚进人群。
山巅残雪掩埋了扯断的绑腿布,上面凝结着墨字何田村全体民工赠。
1月25日起整整五十昼夜,汉江南岸炸成焦土。
炊事班爬过尸横遍野的封锁线送食,竹筐里的炒面掺着弹片。
曾泽生将军大衣甩在指挥所角落,我和电台共存亡。
当增援部队终于撕开裂口,阵地上站起的士兵不足原员三分之一,有个排长拖着炸断的腿还在往重机枪弹链压子弹。
志愿军司令部里,彭德怀看到伤亡统计时钢笔坠地。
他紧紧抱住前来汇报的曾泽生,肩章染上对方伤口渗出的血,从今往后,最好的兵员都往50军送!
曾泽生嘴唇颤动最终只说出,这回滇军弟兄没给中国人丢脸。
他们的这一举动也让老蒋刮目相看,悔不当初。
他们都是为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英勇奋战,最终书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向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舍生取义的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