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L90,是李斌不能输的硬仗!但蔚来靠1款车来续命不现实
当乐道L90以19.39万的租电价撕开市场时,整个车圈的表情都很精彩——有震惊,有愤怒,更多的是冷眼旁观。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对于蔚来而言,这不是一场漂亮的突围,而是被逼到墙角后的绝地反击。一边是乐道L90发布后,蔚来市值噌噌涨了43%,上海门店的人跟不要钱似的往前冲;另一边是财报上那串扎眼的数字——负债率93%,现金只够烧四个季度。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在悬崖边走钢丝,底下就是万丈深渊。
李斌终于低头了。那个曾拍着胸脯说“蔚来绝不做20万以下的车”的CEO,如今亲手把价格钉在了19万区间。这种转变听着像“审时度势”,实则暴露了蔚来的致命伤:过去高举高打的路线走不通了。靠高端市场支撑的换电网络、研发投入,早已成了沉重的包袱,现在想用低价车“以量补亏”,怕也没那么容易。
19万的价格能炸出多少订单?从上海门店的疯抢来看,似乎效果显著。但订单≠交付,交付≠盈利。L90要面对的,是小米YU7 20万订单的碾压,是理想L9直降7万的凶狠反扑,是20-30万市场早已饱和的残酷现实。这块蛋糕就这么大,蔚来想从增程车型嘴里抢食,凭什么?凭“纯电是终极路线”的口号?还是凭那套日均服务仅32次、年亏31亿的换电网络?
实事求是的说,乐道L90确实有亮点。空间方面,4195mm极致纵向空间和宽敞的储物组合,直击家庭出行痛点;效能上,轻量化与超低能耗表现出色;体验上,十年筑就的换电网络更是其独特优势。可问题是,蔚来坚信能跑通的换电模式,似乎陷入了“怪圈”。换电站不够忙,所以亏钱;要让换电站忙起来,需要更多用户;要吸引更多用户,就得靠低价车;可低价车利润薄,又填不上换电站的亏空......这死循环,李斌拿什么破?靠L90用户多到“喂饱”换电站?恐怕等不到那天,蔚来的现金就先烧完了。当小米带着供应链优势杀进来,当理想靠增程稳稳占据家庭市场,蔚来的技术执念和换电信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李斌说技术创新是底色,这话没错。可600多亿研发投入,究竟能不能换来真金白银的盈利,还是个未知数。其实对于蔚来而言,换电模式到底行不行,纯电能不能干过增程,这些争论现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L90能不能让蔚来喘口气。蔚来的未来充满了悬念,或许所有问题都将在乐道L90的市场表现中得到答案。它是蔚来的救命稻草,还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