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5岁的刘亚楼因为操劳工作,英年早逝。离世前,他叮嘱小自己15岁的混血妻子:务必改嫁!妻子后来怎样呢? 1965年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北京病逝。 这一年他五十五岁,患的是弥漫性肝癌。 从被查出癌症到离开只隔了不到一年时间。 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临终前拉着妻子的手提了个要求。 妻子名叫翟云英,是位中俄混血女性。 她比刘亚楼整整小了十五岁。 在最后相处的日子里,刘亚楼特意嘱咐她往后再找个人家好好过日子。 翟云英当时红着眼睛点了头。 刘亚楼出生在福建武平的山沟里。 1910年刚落地母亲就没了气息。 他那个当佃户的爹实在养活不了孩子,就把他过继给同村好友。 养父母家也不宽裕,但愣是供这孩子上了私塾认了字。 二十岁那年刘亚楼在家乡入了党。 他原名叫刘振东,投奔革命时自己改的名。 意思是要为苏维埃事业攀登高峰。 后来他被派到苏联伏龙芝军校深造,回国后从东北战场打到平津战役。 这人打仗有股狠劲脑子还好使。 四渡赤水那会儿领着先锋团开路能三天三夜不睡觉。 辽沈战役前夕硬是用纸板搭出锦州城防模型让指战员轮着摸地形。 打完江山要建设空军他又从零开始研究飞机原理。 婚姻路上他走过两道坎。 头任妻子叫吕凌漪,在延安结的婚。 后来他去苏联学习断了音信,回来听说人家改嫁了就再没打扰。 第二任是革命家属苏丽娃,两人互相扶持过了三年还是分了手。 认识翟云英那年刘亚楼三十五岁正管着东北民主联军。 大连市委书记看着老首长形单影只就张罗了个相亲会。 当时台下坐着个穿灰军装的年轻姑娘,就是刚从护校毕业的翟云英。 姑娘那年二十岁扎着两条麻花辫,眉眼里带着俄罗斯血统的深邃。 刘亚楼头回见面觉得岁数差太大没往心里去。 倒把二十岁的姑娘整得寝食难安。 那时翟云英的父亲被日本人害死,她憋着劲要参军报国。 听说介绍的是抗日名将便动了心思。 隔了半个月市委又安排他们看歌剧。 那天演的是《白毛女》,唱到喜儿哭爹时姑娘眼泪哗哗掉。 1947年5月两袋花生米几斤红枣办成婚宴。 洞房设在通化司令部腾出来的旧仓库。 第二天新郎就带着部队开拔去打四平。 往后十八年夫妻俩聚少离多,连儿子出生时刘亚楼都在莫斯科谈飞机采购。 1964年秋天刘亚楼去福建指挥防空演习突然晕倒。 查出肝癌晚期那天气温有三十度,翟云英站在医院走廊里浑身打冷战。 丈夫倒是看得开,白天照常批文件晚上催着她改嫁。 她总是攥着丈夫干瘦的手腕说:“你再胡说明天不给你熬鱼汤。” 其实刘亚楼背地里给组织打过报告。 要求在他身后给翟云英调个轻松岗位。 还特意交代老战友说这姑娘太倔得帮着劝劝。 这些事翟云英多年后才从档案室查到。 最后三个月司令员瘦得只剩七十斤还批阅空军训练方案。 护理记录写着有天输液针跑了十多次才扎进血管。 临咽气那晚他突然清醒,指着窗外的桃树对妻子念叨:“开花时你记得折两枝......” 交代后事时连用三个“必须”叫她答应改嫁。 送走丈夫的翟云英才三十八岁。 组织安排她到空军子弟学校当书记。 介绍对象的踏破门槛都被她挡了回去。 有人劝她说守着将军名分多光荣,她回话:“心里住过雄鹰的人看不上麻雀。” 八十年代她当上全国政协委员就四处走访军属。 有回在沂蒙山区看见烈士遗孤睡草席,回来从退休金里匀出两万捐学校。 九十年末又在香山脚底下办起免费托管班,专收进京务工人员的娃娃。 记者后来采访她为什么终身不嫁。 翟云英从旧藤箱里取出副褪色肩章:“他给国家打完仗就走了,我替他守守太平。” 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幅合成照片,是结婚证上那张泛黄的合影扫描放大后与刘亚楼空军元帅照拼成的。 到二十一世纪她还惦记着空军建设。 2008年汶川地震时硬是挤上运送物资的军用机。 飞机颠簸得厉害老人家就攥着扶手念丈夫写的飞行手册。 机长后来跟地勤说见过那么多军属,头回见九十岁老太自己捆着降落伞坐机舱。 翟云英老人最后的住所就在空军大院里。 客厅墙上贴着歼-20首飞成功的报纸剪报。 居委会登记资料时她在受益人栏写的是“空军英烈子女基金会”。 信息来源: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开国上将刘亚楼生平纪实》 解放军出版社《天穹之魂:刘亚楼与人民空军》 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人民空军初创岁月》 北京卫视《追寻》栏目2022年采访翟云英影像资料 《大连日报》2023年刊载《百岁军嫂翟云英的初心》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刘亚楼专题展陈说明 中国军网《清明特别报道:英烈家属现状实录》
1965年,55岁的刘亚楼因为操劳工作,英年早逝。离世前,他叮嘱小自己15岁的混
梦幻星辰绘长
2025-07-24 20:03:15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