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25日黄昏,狼牙山棋盘陀上最后的石块砸向敌群,五道身影纵身跃入深渊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7-25 10:16:29

1941年9月25日黄昏,狼牙山棋盘陀上最后的石块砸向敌群,五道身影纵身跃入深渊。

这一跳,定格了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的生死抉择,也点燃了一簇穿越战火的精神火种。

从狼牙山的硝烟蔓延至和平年代,在三位普通人的生命里燃成不灭的火焰。

狼牙山五壮士 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的五位英雄,他们在 狼牙山战斗 中以生命践行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丰碑。 话说在1941年秋,侵华日军集结7万兵力扑向晋察冀根据地。

在9月24日,3500名日伪军突袭狼牙山,企图剿灭山上4万军民。

而八路军一团七连奉命断后阻击。

这场激战至一只打到第二天早上,七连伤亡过半,连长刘福山重伤昏迷前下达最后命令六班5名战士掩护全连撤离。

21岁的班长马宝玉率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以两挺机枪与捆扎成束的手榴弹扼守天险阎王鼻子。

他们利用陡峭山势节节阻击,将500余敌军引向棋盘陀绝路。

就在五小时血战后,子弹耗尽,手榴弹用光,他们就地取材用石头砸向日军,然而直到胡福才从岩缝抠出最后一块石头砸向敌群。

此时的他们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繁荣地步,但是他们没有怕。

当他们退至崖边时,马宝玉砸毁机枪,势必不把这些装备留给日军。

之后为了不被俘,五人相视一笑,仿佛都猜到了对方在想什么。

那就是跳崖就算是死也绝不会做俘虏。

风喜爱消息易水寒,只见五人向悬崖一跃而下。

而敌军也被他们的举动深深的震撼到,看了一眼深不见底的悬崖以为他们都死定了,便没有下去搜索。

幸运的是葛振林与宋学义被半山树枝挂住生还,但是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位英雄长眠深谷。

幸存的葛振林与宋学义背负着双重使命,他们既是战士,也是逝去战友的代言人。

葛振林辗转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场,16次负伤,晚年拖着伤残身躯担任200余所学校的辅导员。

1986年他重返狼牙山,69岁的老人颤抖着指向棋盘陀泪流满面,却因旧伤无法登顶。

而宋学义因跳崖腰椎断裂,1944年退伍后扎根狼牙山北管头村。

1970年癌症晚期时,他强忍剧痛回到跳崖处,向山崖深鞠一躬。

村支书杨成海目睹这一幕,决心用余生守护这段历史。

仅有小学文化的他翻烂字典写下30万字手稿,宣讲2500余场,将五壮士的故事刻进太行山的褶皱里。

七连连长刘福山在狼牙山战役中失去右眼和左腿,余生守着北娄山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马宝玉等1162名烈士。

1958年他亲手筹建陵园,成为第一代守墓人,直到1979年病逝。

他的长子刘宏泉18岁参军,填补了五壮士在连队的空缺。

2014年,68岁的他筹资百万在狼牙山脚竖起五壮士青铜群雕。

父亲守战友的墓,我立战友的像,退休城建干部的铁锹变成刻刀,将父辈的承诺铸进铜像的棱角。

1994年,77岁的葛振林遭遇最痛心的背叛,三子葛拥宪为换独品,将他的中央军委金质勋章以800元贱卖。

这位曾拒绝为儿子安排工作的老战士,毫不犹豫向衡阳警方报案。

儿子入狱后,他仍拄拐到学校宣讲,勋章是拿命换的,但原则比命重。

葛家三代从军的轨迹印证了他的坚持,长子葛长生与孙子葛蒙皆凭自身在部队立功,从未借父亲之名。

2005年葛振林逝世,5万人雨中送行。

葬礼上刚出狱的葛拥宪长跪不起,独品摧毁了他的人生,却未能玷污父辈的信仰。

八十载光阴流转,狼牙山的弹痕早已被草木覆盖,但五壮士的纵身一跃仍在回响。

在杨成海磨破的宣讲笔记里,在刘宏泉青铜群雕的冷光中,在葛家三代军装的褶皱间。

这簇从战火中引燃的火种,历经背叛、病痛、遗忘的狂风,却总被平凡的守护者一次次点燃。

当葛振林颤抖的手指划过勋章,当宋学义垂危时向悬崖鞠躬,当刘福山拖着残腿清扫墓园青苔,他们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比死亡更重的,是活着成为光。

五壮士的壮举展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其事迹被载入中小学教材。

向这些为了革命,为了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牺牲流血的战士们致敬!

0 阅读:9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