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袁世凯筹划帝制,外间轰动。冯国璋不知底细,专程入京谒袁,想得到第一手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7-25 10:36:19

1915年,袁世凯筹划帝制,外间轰动。冯国璋不知底细,专程入京谒袁,想得到第一手真实信息。他问:“帝制运动,南方谣言很多,请大总统秘示,我好在地方上着手布置一下。”

冯国璋1859年生在河北河间一个普通农家,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从小就聪明,七岁进私塾念书,很快就考中童生。后来家境更糟,他辍学帮家里干活,但没放弃求上进的机会。1881年,他瞒着家人投身淮军,从底层士兵干起,因为识字会算账,很快就帮军官处理文书,得到聂士成赏识。1885年考进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学步兵战术、炮术和筑垒,成绩拔尖。毕业后,他投奔袁世凯,帮着编练新建陆军,当督练营务处总办。那时候北洋军阀体系刚起步,冯国璋负责训练士兵,注重实战经验,1893年随聂士成去东北和朝鲜巡视,绘制地图,积累了不少军事实力。 北洋军阀历史从清末小站练兵开始,袁世凯拉起这支队伍,冯国璋是早期骨干之一,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三杰。他们靠着德国教官的训练模式,建起现代化陆军,奠定后来军阀割据的基础。冯国璋在军中逐步升迁,1901年当保定军政司教练处总办,1903年调中央练兵处军学司司长,负责全国军校教育,编教材,建辎重科,推动北洋军现代化。他不光会打仗,还注重教育,相比其他军阀,冯国璋在北洋系里算得上务实派,帮袁世凯稳固了军权基础。

冯国璋在北洋系里越爬越高,1906年兼陆军贵胄学堂总办,培训贵族子弟,结识不少权贵。辛亥革命时,他率北洋第一军镇压武昌起义,攻占汉阳,获清廷二等男爵。革命后,1912年当直隶都督,掌控地方军政。1913年,他带兵南下攻克南京,镇压二次革命,调任江苏都督,获宣武上将军衔,统领长江下游。北洋军阀那时已成气候,冯国璋坐镇南京,实力雄厚,但为人谨慎,总想着保住自家地盘。袁世凯背景更复杂,1859年生河南项城官僚家庭,早年习武,1881年入庆字营,1882年去朝鲜平壬午兵变,1884年参与甲申政变,帮清廷稳住韩国势力。 1894年甲午战后,他在天津小站练兵,建北洋六镇,效仿德日模式,成为军阀头子。1901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推动改革。辛亥时,他逼清帝退位,1912年当临时大总统,1913年正式总统,解散国会,改约法,独揽权力。袁野心大,1914年改革官制,把都督改将军,巩固控制。北洋军阀内部虽团结,但袁的独断让很多人不满,尤其是他暗中策划帝制,引发分裂。冯国璋在这种背景下,对帝制传闻起疑。

1915年,袁世凯称帝过程从筹安会开始,杨度等人在8月成立这个组织,大造帝制舆论。袁授意参政院伪造民意,搞国民代表大会投票,表面上全国代表赞成帝制,实际是自导自演。12月11日,参政院以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名义推戴袁为中华帝国皇帝,袁次日接受,改国号中华帝国,定年号洪宪,准备1916年元旦登基。但没获各国承认,对外仍用民国称号。袁称帝前,日本英国公使曾表示支持,但后来转而反对,加剧他的孤立。冯国璋对南方谣言不知底细,专程入京求证,想得第一手信息,以便地方布置。 袁当时否认帝制意图,说家族无人活过六十,自己五十八岁,当皇帝没几年好活,还提读二十四史,帝王无善终,不会害子孙。冯信以为真,回南京辟谣,以人格担保袁不称帝。北洋军阀内部对帝制分歧大,段祺瑞冯国璋等反对,袁却一意孤行,导致众叛亲离。帝制公开后,冯脸面尽失,转为最大阻力。江苏投票时,他下令署员回避,自己称病不出,巡抚劝说也只消极对抗。私下发电劝袁取消帝制,称私交虽深,但国家为先,否则祸害更大。

帝制失败原因多,舆论军事外交都起作用。护国战争爆发,蔡锷唐继尧在云南起兵反袁,全国独立浪潮涌起。袁派兵镇压,但北洋将领离心,冯国璋扣下拥袁电报,任钦差催促也不理。冯看出袁大势去,联络李纯朱瑞靳云鹏汤芗铭,起草逼袁下台通电,还串联袁干儿子陈宦,暗中活动,意图成第三方力量,让各方互斗后渔利。1916年3月,袁撤销帝制,但仍想保总统位,护国军坚持要他下台。冯结束装病,重掌事务,南京府邸热闹起来。 4月冯通电全国,要袁下台,组新政府。袁焦头烂额,还想重用冯,却遭通电打击,如背后中刀。他预感末日,诉说见巨星陨落,忆李鸿章死时类似,又念祖先五十九岁前亡,自己五十八岁难过关。袁死于6月6日,病因尿毒症,伴随忧惧,享年五十七岁。北洋军阀分裂加剧,直系晥系对立。冯见袁薨逝电报,愣半天后泪下,痛哭不已,说袁英明人物落此田地,自己受多年知遇之恩。袁死后,北方报纸致哀,南方欢庆,地方分裂军阀混战开始。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