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中日混血郑苹如即将被处决,特务指着她漂亮的面容,叹了口气说:“你还有

健汉看国际 2025-07-28 20:35:46

1940年,中日混血郑苹如即将被处决,特务指着她漂亮的面容,叹了口气说:“你还有什么心愿?” 郑苹如放声大笑说了一句,特务最终成全了她。 郑苹如,她本可以过上享乐的生活的,她的父亲郑钺,又名郑英伯,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结识孙中山,跟着他奔走革命,作为同盟会成员之一,也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 母亲是郑英伯在东京时结识的日本名门、大家闺秀——木村花子。母亲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温文尔雅,贤惠勤快。 木村花子顶着巨大的压力,远嫁中国,给自己改名为为郑华君。 1928年,郑英伯弃政从事教育行业,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授,专心教书。 一家七口人,郑苹如是老三,上面是一哥一姐,下面有一弟一妹,家庭氛围温暖融洽,她们兄妹五个受到良好的教育。 曾经凭借姣好的面容登上上海第一大画报《良友画报》的封面。 1950年,张爱玲写了一篇小说,篇幅不长,内容不过10多页。这部作品被著名导演李安把它拍成电影,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女主人公王佳芝,原型就是郑苹如,她年纪轻轻,秘密执行着刺杀任务。她自幼精通日语,日本首相儿子近卫文隆曾经也被她吸引。 她曾想绑架此人,结束浩大的中日战争,但被上线阻止了。 她第一次参加重要的任务,参与暗杀日伪特务头子丁默邨。 1939年12月,距离西方圣诞节还有几天时间。丁默邨正在追求郑苹如,所以打电话邀请她一起去朋友家里吃饭。 郑苹如接到电话之后,就和上线商量计划,准备以购买皮草为由,让目标人物丁默邨下车,特工先埋伏在附近,趁机将他击毙。 当计划顺利进行,他们准备到达皮货店的时候,郑苹如马上喊了一句:“下车!” 丁默邨心里感觉奇怪,但还是没有阻拦,跟着她一起进了皮货店。但是当他走进店里的时候,看着有好几个穿着长袍的人在店里,顿感不妙。 他马上冲回车上,身后枪响接着响起。丁默邨身手太快,子弹全部打到了车上,汽车很快就开走了,刺杀计划失败。 因此郑苹如不小心暴露身份而被抓,面对严刑拷打时,她丝毫不肯透露身份。 一直咬定是为情所困,闹得沸沸扬扬,此事成为当年上海滩重大花边新闻之一。 1940年2月,她被76号特工总部首领李士群,瞒着丁默邨下达命令,秘密处决郑苹如。 那年她刚满二十三岁,整齐洁白的牙齿,笑容甜美。 执行任务的特务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还有什么愿望?” 她看向即将落日的夕阳,笑着说道:“请不要打我的脸,让我死得好看些。” 执行历了很多次任务的特务,倒是心里很诧异。年纪轻轻竟然如此从容,坦然赴死。很多人临刑前高呼豪言壮语,吓破了胆子。 二十三岁,郑苹如正是最爱美的时候,也是最漂亮青春的时刻。 他们最后还是答应了她的要求,在沪西中山路旁的一片荒地,连开3枪,定格了她的生命。 执行完任务的刽子手跑上去,将她身上穿的昂贵的马皮大衣、颈上的项链和带有照片的鸡心粗暴地拽下,坐上吉普车,一骑绝尘。 郑苹如为革命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她演绎了一代“风华绝色”,值得钦佩。

0 阅读:19
健汉看国际

健汉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