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严查严惩!湖南长沙鲁女士去动手术,医生给她上了全麻,手术完醒来后发现周围没人,摸了摸身体,似乎没什么变化,一打听才知道是医生与机构的价钱没谈拢,全麻上了之后也没做手术。 信源:潇湘晨报——因医生和门诊部价格没谈拢,女子被“麻醉”后医生走了?多方回应 在追求美丽的浪潮中,越来越多人选择医疗美容,希望借助科技让自己更自信。可是,光鲜之下,有时却藏着让人哭笑不得的荒诞剧。 湖南长沙的鲁女士就遇上了这么一出。她本想做个隆鼻手术,满心期待地在手术台上接受了全身麻醉。谁知一觉醒来,鼻子还是老样子,手术室里空空荡荡,医生护士早已不见踪影,只剩自己和一身尚未散尽的麻药。一场本该精细操作的医美手术,怎么会演变成这样? 这件离谱的事发生在今年7月中旬,鲁女士看中了长沙博科医疗美容医院,客服拍着胸脯向她保证“专家经验丰富,全麻很安全”。于是她放心地付了两万多元手术费,签了字,上午10点左右躺上了手术台,之后随着麻药注入,她沉沉地睡去。 醒来时,以为将会迎接新生,却没想到手术室里异常安静,她摸了摸鼻子,没有什么不同。面对她的追问,护士先是支吾其词,说她“恢复慢”,最后才有个工作人员“松了口”,说本来给她主刀的张医生,临时撂挑子不干了。 这个答案,荒唐得让人难以置信!原来,这位张医生并非医院的正式员工,而是一位“外聘专家”,俗称“飞刀医生”。他与医院大概是在费用分成上没谈拢,竟然在患者已经全麻的情况下直接走人了。更要命的是在人都麻醉了的这种极度危险的状态下,竟然没有人管。 结果医院负责人还轻描淡写地说:打的只是镇定剂,不是麻药。要知道,镇定剂与麻醉剂的界限本就模糊,常用的丙泊酚一旦过量就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甚至死亡。鲁女士描述自己“双手被绑,意识丧失”,这分明就是全身麻醉的典型状态。一边是毫无知觉、任人摆布的消费者,另一边却是为钱翻脸的医生和推卸责任的医院。手术台成了讨价还价的菜市场,这已经不是医德问题,而是对人命的公然践踏。 而鲁女士的遭遇并非偶然,只是恰好揭开了医美行业的冰山一角。2023年全国新注册的医美企业就有4.71万家,近七成成立不到三年。资本疯狂涌入,追求的是暴利。为了抢客源,医院给中介的抽成最高能到95%,直客的提成也高达40%。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专业和底线常常被抛在脑后。 与此同时,“飞刀医生”就是这种环境的产物。这些医生游走在多家机构之间,按手术量和提成拿钱,价格一言不合,随时可能走人。但其实有些医生甚至连操刀的资格都没有。还有消费者遇到过更夸张的,主刀医生连上岗证都没有。同时卫健委的备案系统似乎没能起到应有的门槛作用,信息的不透明让消费者无从查证,只能靠“赌运气”。 比起临阵脱逃的医生,医美行业里最不缺的是五花八门的欺诈套路。博科医院就曾380元的去皱广告把吴先生骗到店里,然后加价到4620元;黛妃医美把明令禁止皮下注射的玻尿酸,包装成“缩脂针”卖给顾客,导致对方面部爆发结节;更有机构发明了“纱布注射法”,把本该打进脸里的针剂射向纱布,只为伪造消费记录,诱骗顾客充值,一个号称40万元的疗程,实际成本可能就2000元。 消费者一旦发觉上当,维权之路也异常艰难。要么被机构威胁“再闹事就不管了”,要么是退款难,10万元的费用可能只退回3万。 但是鲁女士没有放弃维权,而是选择了报警和曝光,她认为这关乎的不只是她自己,还有无数信任医院的普通人。同时她的律师指出,医生因费用争议拒诊已构成违约,机构必须为此负责。目前,在记者的介入下,有类似遭遇的吴女士已获全额退款,而鲁女士的身体伤害赔偿仍在等待鉴定。 为了重建信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新规,要求机构每月公示医生执业信息。长沙卫健委也开通了投诉直通车。但这些举措,能否让那位半路走人的张医生,在执业证书上留下“术中离岗”的污点,从而警示后人? 美丽,绝不该以生命安全为代价。医美的本质首先是医疗,安全是那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当手术台上跳动的是金钱的数字,而非对生命的敬畏时,这个行业最血腥的伤疤便暴露无遗。人们不禁要问,面对如此乱象,何时才能真正地把整改落实呢?
[月亮]严查严惩!湖南长沙鲁女士去动手术,医生给她上了全麻,手术完醒来后发现周围
冰枫看历史
2025-07-29 20:31:16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