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世人皆知西藏运输艰难,却不知在那雪域高原上,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他们既不是骑兵,也不是步兵,而是开着拖拉机的运输兵。1965年,一个19岁的藏族青年,怀揣着报国之志参军入伍,却被分配到了这支独特的队伍中。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岗位,竟让他一干就是7年?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他终于离开心爱的拖拉机时,却又与雅鲁藏布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陆地到江面,从运输连到船舶队,这位老兵用20多年的青春,书写了怎样的军旅传奇?
一、特殊的新兵连(1965-1966)
1965年2月的那天,我背着行囊来到了拉萨军区新兵连。这里海拔4000多米,刚下连的新兵们个个都气喘吁吁。由于我是藏族,从小在高原长大,倒也适应这里的环境。
新兵连驻地位于山脚下,是几间土坯房。房顶上铺着厚厚的防水油布,墙上糊着报纸。每到晚上,寒风会从门缝里灌进来,我们就把被子裹得紧紧的。
第一周的训练以体能为主。每天早上5点起床,6点准时列队出操。教官说,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早操要趁着太阳还没升起来时进行。走正步时,靴子踏在结了霜的训练场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记得有一次五公里武装越野,不少战友因为高原反应,走走停停。我跑在队伍最前面,带着同年龄的战友们,一边跑一边喊号子。教官看我体能不错,就安排我当了体能示范员。
三月份开始,我们进入了专业技能训练阶段。一天下午,连长把我们集合起来,说上级根据西藏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组建一支机械化运输部队。我们这批新兵,有一部分要分到运输连。
由于驻地周围多是沼泽地带,运输车辆除了卡车外,还配备了履带式拖拉机。这种拖拉机在泥泞地带的通过性比卡车强,但对驾驶员的要求更高。
为了挑选合适的人选,连队开展了一场特殊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单杠引体向上、负重50公斤远距离行军、手臂力量测试等。连长说,开拖拉机要靠臂力,没有好把式是开不了的。
考核那天,天还飘着雪。我和战友们穿着棉衣,顶着寒风,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地测试。引体向上我做了15个,50公斤负重走了8公里,手臂力量测试也名列前茅。
1965年4月底,新兵结业考核结束。我因为体能突出,专业考核成绩优异,被分到了运输连。离开新兵连那天,连长拍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到了运输连好好干,那里正缺像你这样能吃苦的兵。"
就这样,我带着新发的军装,踏上了开往运输连的卡车。一路上,我透过车窗看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心里想着即将面对的新挑战。此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一去就是整整7年,而这段拖拉机兵的经历,将会成为我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回忆。
二、拖拉机兵的岁月(1966-1972)
到了运输连后,我才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拖拉机。那是苏联产的卡特彼勒D7型履带式拖拉机,整个车身呈土黄色,前面有个巨大的推土铲。最特别的是,它没有方向盘,而是两根长长的操纵杆,像两根拐杖一样竖在驾驶室里。
老班长告诉我们,这种拖拉机是专门为高原地区设计的。它的履带能在泥泞的沼泽地里行走,推土铲既能清理道路,又能在陷车时帮助脱困。但要开好它,得有一把子力气。
刚开始练习时,我的胳膊都抖得不成样子。两根操纵杆各重十几斤,要同时操控。向左转弯时,得用力拉左边的操纵杆,同时推右边的;向右转弯则相反。走直线时还得保持双臂平衡用力,不然拖拉机就会偏离路线。
1966年夏天,连队接到任务,要为修建川藏公路的工程队运送物资。那段路况极差,都是山路,路基还没修好,经常要在乱石堆和烂泥地里穿行。
有一次,我驾驶拖拉机运送水泥,遇到一处特别陡的坡道。拖拉机爬到一半,履带打滑,车身开始往后溜。情急之下,我立即加大油门,同时操控两根操纵杆调整履带转速,这才勉强爬了上去。回到连队后,班长说我的应变处理很对,这成了连队的教材。
1968年,连队又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当时西藏的一些偏远地区正在建设水电站,需要运送大型发电机组。这些设备重达数吨,普通卡车根本运不了。我们的拖拉机成了唯一的选择。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对拖拉机进行了特殊改装。在履带上加装了防滑齿,增加了制动装置的力度。我和其他几名老司机轮流驾驶,走走停停,用了整整一个月才把设备送到目的地。
1970年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山路泥石流成灾。我正开着拖拉机运送粮食,遇到一处塌方。路基被冲垮了大半,仅剩不到两米宽的路面。班长在对讲机里说:"掉头回去!"但我知道,后面的补给站等着这批粮食。
我下车查看了路况,发现路基下还有岩石支撑。我把推土铲放下来,顶住路基边缘,然后一点点往前移动。拖拉机重心偏高,稍有不慎就会翻下山去。我屏住呼吸,控制着操纵杆,终于通过了这段险路。
这种拖拉机虽然速度慢,但在高原地区立下了大功。它不仅运送物资,还参与了道路抢修、桥梁建设等工作。后来连队又配备了新型号的拖拉机,有了方向盘,操作也简单了。但每当看到那两根老式操纵杆,我仍然记得那些艰苦又难忘的岁月。
七年时间,我和战友们开着拖拉机,穿越雪山,跨过溜冰,将物资运往高原各个角落。1972年春天,上级来人视察,看到我们连的运输保障工作做得好,决定抽调几名骨干去组建船舶运输队。就这样,我离开了朝夕相处的拖拉机,开启了新的征程。
三、船舶运输队的转折(1972-1985)
1972年的春天,我来到了林芝军分区船舶运输队。这里的任务与开拖拉机大不相同,主要负责雅鲁藏布江上的物资运输和人员渡运。从陆地到江面,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
船舶运输队一共有三艘钢制大船和五艘木船。钢制船是从内地运来的平底驳船,经过改装后加装了两台柴油机。木船则是当地藏族工匠打造的传统船只,在急流中更为灵活。
上任第一周,我就遇到了一场急难任务。墨脱地区遭遇雪崩,急需运送救援物资。当时正值雅鲁藏布江春汛,江水湍急,还夹带着从上游冲下来的冰块。队长指派我带领两艘钢船执行任务。
江面上,水流湍急处时速能达到40公里,稍有不慎就会撞上暗礁或者被卷入漩涡。我让经验最丰富的老班长掌舵,自己负责观察水情。经过12个小时的艰难航行,终于将救援物资安全送达。
这次任务之后,上级决定在墨脱段开辟一条固定的水运补给线。这需要我们对江段进行详细勘察,绘制航线图,标注危险水域。整整用了三个月时间,我们才完成了这项工作。
1975年,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队里开始改革管理制度。我提出了"船组负责制",把每艘船的人员固定下来,实行专业分工。驾驶员负责掌舵,水手负责观察水情和装卸货物,机械师专管船舶维修。这个制度实施后,运输效率提高了一倍多。
1978年的一天,接到紧急求援电话。一支地质队在上游遇险,所有补给线都被山洪切断,只有水路可以接近。当时正值夏季,江水暴涨,很多险滩都被淹没,更增加了航行难度。
我带领三艘船组成救援队。为了避开最危险的激流段,决定在晚上行船。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夜航。江面上一片漆黑,只能靠岸边的篝火和经验判断方位。经过整整一夜的航行,终于在第二天凌晨到达指定地点,成功解救了地质队员。
1980年,队里开始建立军民联防水运体系。我们挑选当地有经验的船工,组建了一支预备役船队。平时承担部分运输任务,战时可以立即投入军运保障。这支队伍后来在多次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3年,一场特大洪水袭击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大量林木和石块被冲入江中,航道几乎无法通行。但墨脱驻军的给养即将耗尽,必须尽快运送补给物资。我带领船队采取编队航行的方式,让经验丰富的钢船在前开路,木船紧随其后,互相配合,终于打通了这条生命线。
到了1985年,我们的船队已经发展到了十二艘各型船只,年运输量超过千吨。但随着公路交通的改善,水运的任务开始转向江面抢险救援和特种军事保障。这时的我,也接到了新的任务,要负责更重要的江段防务工作。
四、江防工作的挑战(1985-1990)
1985年秋天,我被任命为江防大队大队长,负责雅鲁藏布江中游200公里江段的防务工作。这段江面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守卫任务异常艰巨。
上任伊始,我就着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江防体系。在重要渡口设立了六个固定哨所,每个哨所配备了两艘快艇和一支专业巡逻队。同时在险要江段建立了瞭望台,安装了无线电通讯设备,确保各个哨所之间信息畅通。
1986年春天,一起特殊事件考验了这套防务系统。当时接到情报,有人企图利用渔船偷运违禁物品。我立即调整了巡逻方案,在夜间增加了巡逻频次,并与当地公安部门建立联合行动机制。
经过一个月的严密监控,终于发现了可疑船只。那天晚上,江面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十米。我带领突击队乘坐快艇,借着雾气掩护悄悄接近目标船只。在确认船上载有违禁物品后,立即展开抓捕行动。整个过程只用了十分钟,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1987年,上级下达命令,要在这段江面上开展水文调查工作。这项工作的难度在于要在湍急的江流中精确测量水深和流速。我组建了三个专业测量小组,每组配备了最新的声呐设备。
测量工作持续了半年,队员们顶着烈日,在江面上一遍遍测量。有一次,测量船被急流卷入漩涡,差点倾覆。所幸船员们经验丰富,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才避免了事故。这次调查积累的数据,为后来的江防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1988年夏季,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给江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洪水冲毁了两个哨所的码头设施,多处江堤出现险情。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所有可用的船只和人力,展开抢险行动。
抢险期间,有一次遇到了惊险状况。一艘运送沙袋的船只被漂浮的树干撞破船舱,眼看就要沉没。情况紧急,我指挥其他船只用缆绳将其拖至浅滩,及时转移了船上的人员和物资。这次抢险持续了72小时,最终确保了江段安全。
1989年,为了提高江防效率,我们开始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整个江段划分为20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专人负责。同时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与沿江的乡村和部队建立协作关系。这一举措使得江面管控更加精细化。
到了1990年,这套江防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不仅完成了常规的防务任务,还参与了多次抢险救援行动。这年年底,我接到调令,要去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临走前,我把多年积累的江防经验整理成册,留给了接任的同志。回望这五年的江防工作,虽然困难重重,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对雅鲁藏布江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边防司令部的岁月(1990-1995)
1990年末,我调任林芝军分区边防司令部,负责整个林芝地区的边防工作。这片区域地形复杂,既有雪山冰川,又有深谷峡江,边防线长达数百公里。
接任后的第一项工作是完善边防指挥体系。原有的通讯设备老化严重,很多边防点之间无法及时联络。我立即向上级申请了一批新型通讯设备,在各个边防哨所安装了卫星电话。同时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随时畅通。
1991年初,一场罕见的雪灾袭击了边境地区。多个边防点被大雪围困,补给线中断。我组织了一支雪地运输队,用雪地车和骡马向被困哨所运送物资。途中遇到雪崩,封堵了山口,运输队不得不绕道而行,在零下30度的极寒中行进了三天三夜,终于打通了补给线。
1992年,为了加强边境管控,我提出了"一点一队一方案"的管理模式。根据每个边防点的地形特点和驻守任务,制定专门的防务方案。在易发生非法越境的地段,增设了红外探测设备和移动哨所。这一年,边防队共处置各类突发事件52起,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1993年夏季,边境地区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一支外国考察队未经许可进入我方境内,且携带了大量专业设备。接到报告后,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了三个边防连形成包围圈。经过谈判,考察队最终同意接受检查并按规定离境。这次事件的妥善处置,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1994年是边防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开始实施"数字边防"工程,在重点区域安装了自动监控系统。同时改造了18个边防哨所,新建了4个机动哨所。特别是在察隅段,建立了一个综合指挥中心,可以实时监控150公里的边境线。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事。一天深夜,指挥中心收到报警,有一群野象正向边境线靠近。这些野象可能会破坏边防设施,更严重的是可能越过边境。我立即调动了两个边防连,用探照灯和烟火将野象群驱赶回深山。这次行动既保护了野生动物,也维护了边境安全。
1995年春天,边防部队开始换装新式武器和装备。我组织官兵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适应性训练。期间,还与邻区边防部队进行了联合演练,检验新装备的实战效果。演练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某型通讯设备在高原环境下容易失灵,我们及时向上级反映并得到了解决。
到1995年末,整个林芝边防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务体系。边防线上设有42个固定哨所,12个机动哨所,4个综合指挥中心,构成了一道坚实的边防防线。这时,组织通知我要调任新的岗位。临行前,我走访了每一个边防连队,向基层官兵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