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十大臭菜,你能接受到第几味?

一上桌就满屋飘“香”,这些美食界的“生化武器”背后,藏着中国人最独特的饮食智慧臭豆腐、螺蛳粉、臭鳜鱼……这些食物以其独特

一上桌就满屋飘“香”,这些美食界的“生化武器”背后,藏着中国人最独特的饮食智慧

臭豆腐、螺蛳粉、臭鳜鱼……这些食物以其独特的气味闻名,有人避之不及,有人却爱不释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中国饮食文化中那些以臭闻名的美食,探索它们“闻着臭,吃着香”的奥秘。

中国臭味美食排行榜

1. 臭豆腐

臭豆腐无疑是中国臭味美食中“臭名远扬”的代表。无论是长沙、绍兴还是台湾夜市,总能见到它的身影。

臭豆腐

长沙的臭豆腐偏辣,炸得透透的;绍兴的更温柔一些,用卤汁腌制,口感更绵软。刚出锅的臭豆腐外酥里嫩,一口咬下去,香气瞬间扩散,配上特制的辣酱或蒜蓉酱,让人停不下来。

2. 螺蛳粉

螺蛳粉作为广西柳州的名片,近年来已成为网红美食。它的独特气味主要来自酸笋——经过发酵的酸笋散发出一种浓郁的味道。

螺蛳粉

只要鼓起勇气尝上一口,你就会发现,它的臭味背后是层次丰富的鲜美。米粉吸饱了以螺蛳肉和香料慢炖而成的汤底,再配上花生、木耳、腐竹等配料,酸辣爽口,特别带劲。

3. 臭鳜鱼

臭鳜鱼是徽菜的代表之一,被誉为“黄山三绝”之一。鳜鱼经过腌制和发酵后,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

臭鳜鱼

但经过红烧或清蒸,这种“臭味”就会转化成浓郁的鲜香。鱼肉细嫩,汤汁浓郁,还有一种独特的蒜瓣口感,让人越吃越上头。

4. 豆汁儿

老北京人对豆汁儿的感情,真是“爱者如命,厌者退避”。这道传统小吃用绿豆发酵制成,闻起来有一股馊酸味儿,初次尝试的人往往会觉得难以下咽。

豆汁儿

喝豆汁儿最讲究搭配——切得细细的酱菜、炸得酥脆的焦圈一同入口,酸、咸、香三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5. 臭苋菜梗

臭苋菜梗是绍兴的一道家常菜,也是“宁波三臭”之一。苋菜梗经过发酵后,味道浓郁到让人皱眉,但在本地人眼里,这才是家的味道。

臭苋菜梗

臭苋菜梗通常用来炒肉丝或者蒸鱼,一入口,那种发酵带来的微酸和咸香立刻扑面而来。

6. 毛豆腐

毛豆腐是安徽黄山的特色美食,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面长满了白色的茸毛。这种经过发酵的豆腐在煎制后外酥内嫩,香味特别浓郁。

毛豆腐通常佐以辣椒酱或酱油调料,吃起来又香又脆。虽然制作过程看起来有点吓人,但它的美味足以征服任何挑剔的味蕾。

7. 牛瘪火锅

牛瘪火锅是贵州的一道重口味美食,连许多本地人都需要鼓起勇气才能尝试。它的锅底用牛胃中未完全消化的草料熬制,加入牛胆汁和香料后,形成了独特的味道。

牛瘪火锅

虽然闻起来确实有点“劝退”,但煮出来的牛肉却异常鲜嫩,汤底也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香味。

8. 霉千张

霉千张是绍兴的特色发酵食品,用多层豆腐皮自然发酵而成。发酵后的豆腐皮有一种独特的酵香味,吃起来口感柔韧又有嚼劲。

霉千张

霉千张可以油炸后撒盐,也可以清蒸后搭配猪油和辣椒一起吃。它的味道虽然有点冲,但却让人越吃越爱。

9. 臭面筋

臭面筋是武汉和南京一带的传统小吃,面筋经过发酵后带有明显的臭味。一旦煮熟或油炸,那种臭味就会转化为浓浓的香味。

臭面筋

尤其是炸臭面筋,外皮酥脆,内里弹牙,再配上点辣椒酱,简直好吃到停不下来。

10. 臭冬瓜

臭冬瓜是宁波“三臭”中的一员。这种发酵后的冬瓜带有一种咸香的味道,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炒着吃。

臭冬瓜

虽然初闻有点刺鼻,但吃起来却特别鲜美。尤其是搭配米饭或馒头,味道更是绝配。

为什么“臭”食能吃出“香”味?

中国臭食文化的中心,是浙江甬绍地区(宁波、绍兴)和贵州黔南地区。宁波、绍兴的人家,家家都有臭卤甏,每天的饮食菜蔬,多数是臭卤甏中之物。

从科学角度解释,“臭味”食品独特的气味往往来自发酵,食材中含有的蛋白质和核酸在发酵过程中会进行水解,不仅会产生臭味,同时也能产生鲜味物质。

人的嗅觉是由两个感觉系统——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共同参与的一种感觉,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远感。

而味觉的感受器官是分布在口腔及咽部、舌头表面的味蕾,味蕾与食物密切接触,因而是一种近感。

嗅觉神经系统和味觉神经系统对食物的感知,是分而治之的,远感与近感,各有其知,并非一体。

《风味人间》中曾提到:“奇臭和异香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临界点,在某种食物上,极臭可能就是极香”。

食臭文化的古今演变

考诸历史,中国人食臭的历史可谓久远。人类早在茹毛饮血的年月,就开始接触臭食。打猎打鱼归来,吃剩下的肉或鱼虾在没有保鲜手段的情况下,腐败发臭了,舍不得丢掉,仍然要吃,竟发现别有味道,于是形成了一种食俗。

历史上,无论各地,臭食基本上都是在家庭食用,不登大雅之堂、不入酒店宴席。这种状况在近几十年发生了变化。

随着外出就餐的流行,各地餐馆以当地臭食为招揽,出现了臭食进餐厅的风潮;借助现代信息流的发达和交通物流的便捷,很多臭食已经走出本地、向全国扩散,使接受臭食的人群急剧扩大。

今天的臭食,已经与贫困、节俭脱钩,而与美食、保健、怀旧甚至猎奇挂钩。这个转变,在中国几千年饮食史上前所未有,也使过去曾经让很多人不屑的臭食真正成为中华美食一大类别、五味之外堂堂一味。

这些“臭”菜,虽然闻起来有点劝退,但吃起来却让人欲罢不能。它们不仅是一种味觉的挑战,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你敢不敢来挑战这些“臭中之王”?哪个又是你的最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