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多国炮轰美欧协议匈总理狠批“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了”。 7月29日,镜头里,苏格兰高地雾色正浓,特朗普和冯德莱恩并肩而立,笑得像刚完成一场世纪婚礼。短短四十分钟后,欧洲政坛却像被扔了一颗震撼弹:15%的关税、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订单、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这不是协议,是被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接骂成“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了”的屈辱现场。 数字不会说谎。过去一年,美国从欧盟进口商品平均只被收1.2%的关税;如今一口气拉到15%,是过去均值的12倍还多。而英国人在5月就跟美国谈下10%的税率,还顺手给北爱尔兰留了个豁免小门。同一个对手、同一套关税大棒,欧洲拿到的却是最粗的棍。欧盟委员会内部文件泄露:若真拖到全面贸易战,德国汽车恐被追加27.5%的额外关税,冯德莱恩团队评估后得出结论——“打不起”。于是,在苏格兰的晨雾里,她签下了名字,也签下了欧洲议会议员口中的“投降书”。 故事背后还有更刺耳的算盘声。美国财政部长当天在福克斯高调宣布:新关税预计一年就能为美国国库进账270亿美元。换句话说,特朗普用极限施压换来的是真金白银,而冯德莱恩带回来的,是欧洲企业即将多掏的数百亿欧元成本。法国极右翼领袖勒庞干脆把文件摔在镜头前:“这不是贸易协定,这是法国工业的死刑判决”。 欧洲内部已经炸锅。德国总理默茨罕见地公开抱怨15%是“沉重负担”;瑞典外贸大臣杜萨直接悲观预告:美国对欧关税已飙到70年新高。欧盟委员会大楼外,德国工业联合会拉出的横幅写着“我们的竞争力被抵押了”。连一贯温和的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也怒批:“这是单方面的勒索,与日本之前遭遇的剧本一模一样”。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英国工党政府在同一天“补刀”:脱欧后的独立谈判权让英国拿到了10%关税,虽然钢铁仍被收25%,但伦敦金融城的分析师算了笔账——英国出口商每辆车仍比德企少交5%的税,一年就能省下近3亿欧元。这一幕把欧盟内部“早知道就硬杠”的后悔情绪推到了顶点。有外交官私下吐槽:“如果4月就跟中国同步反制,特朗普未必敢把刀磨得这么快。” 可后悔药没处买。接下来,欧盟成员国必须在三年里凑齐对美的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能源订单还要额外再掏7500亿。钱从哪来?德国经济部连夜给各州发函,暗示可能要重新评估对东欧的补贴;法国财政部则传出口风:绿色转型基金恐怕要被“临时挪用”。一句话,欧洲老百姓的钱包要替这场谈判买单。 特朗普的谈判套路并不新鲜:先喊30%关税吓人,再把15%包装成“恩赐”,顺手把欧盟推上舆论烤架。冯德莱恩想用“稳定性”安抚市场,可市场并不买账——欧元兑美元当天跌穿1.05,创2023年来新低;德国DAX指数当天抹去1.8%,汽车股全线飘绿。交易员在法兰克福交易大厅的嘶吼声盖过了布鲁塞尔的新闻发布会:“这不是稳定,是投降!” 欧尔班的“早餐”比喻在社交网站疯传,24小时浏览破亿,配图是特朗普端着刀叉、冯德莱恩被P成煎蛋。更尴尬的是,欧盟委员会内部已开始流传“换将”风声:如果秋季欧洲议会投票通过对冯德莱恩的不信任案,她可能成为史上首位被中途请下台的欧委会主席。毕竟,当欧盟委员会主席把盟友利益当早餐送上桌,德法这些老牌强国不可能一直忍气吞声。 留给欧盟的时间确实不多了。下一轮美欧谈判将在2026年启动,特朗普已经放话:如果欧盟不进一步开放农业和公共采购市场,15%只是个开始。布鲁塞尔的官员们现在最怕的是,一旦欧洲民众意识到“被出卖”的代价,他们面对的将不只是关税,而是整个欧盟团结的崩盘。 对此怎么看?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7月29日报道《欧尔班炮轰:特朗普将冯德莱恩当早餐吃掉了》 中国新闻网7月29日报道《“羞辱”欧洲 “选择了屈服” 多国批评美欧新贸易协议》 澎湃新闻7月28日报道《欧盟高官:美欧贸易协议严重失衡并损害欧洲利益》
感觉被人出卖了在冯德莱恩与特朗普谈妥15%的税率后,这位代表欧盟的领导人似乎是
【42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