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WAIC看见十大趋势WAIC背后趋势总结
太热了,实在太热了。
你能想象吗?一个AI行业展会,现在都有了一种明星演唱会的错觉。一票难求,人山人海,甚至场馆外都有不少“黄牛”。
是的,如果你也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一定也会感慨感叹。AI的热度,实在是空前。
但如果你没能肉身前往,也看不完零零散散的发布和展出……欢迎通过我们这份言简意赅的总结,快速了解WAIC上呈现的趋势。
十大核心趋势:
- 中国AI因DeepSeek而不同了。
- 基础大模型不光要SOTA,还要推理、多模态和低成本。
- 开源大模型已进入中国时间,AI时代的安卓,一定属于中国。
- 芯模一体,软硬协同,全国产化AI生态正在闭环。
- AI基建如火如荼,垂直行业大模型“不性感”但直接提供“生产力”。
- AI创新来到ToC阶段,AI Agent成为新风口。
- 第一批商业化AI终端是汽车、耳机和眼镜。
- 具身智能机器人白热化,宛如2年前大模型赛道。
- 非Transformer架构从学研来到产业。
- 中国与硅谷AI差距缩短至6个月,中国还有最宝贵的后发优势资源。
以上就是我们对本届WAIC的核心提炼。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各趋势背后的厂商动向与技术细节,可以点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