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新规,‘三取消’!”这句话像一颗石子砸进舆论湖心,连涟漪都带着火药味。7月29日,59岁的印乐法师正式接棒,第二天就端出三把火:门票零元、演出停演、直播带货全关,一句“少林寺不应该挣钱”把网友直接点燃。 这份“断腕”清单有多狠?门票曾是景区最大现金流,158元一张的旺季票一年能卖近三亿元;武僧商演每天三场,场场爆满,一年下来又是几千万;再加上几十个挂着“少林”二字的直播间,卖手串、膏药、功夫服,光抽成就能养活半个寺管会。印乐一句话,全砍。 背后故事比戏文还精彩。7月27日深夜,少林寺官网悄悄删除前任方丈释永信所有信息,同一晚,一份官方通报坐实其涉嫌挪用寺院资金、违反戒律,甚至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多年来,释永信把少林寺注册成拥有700多个商标的“功夫帝国”,年营收十几亿,却也让千年古刹被调侃为“5A级商圈”。信众的香火钱成了商业扩张的燃料,功德箱成了提款机,连喝杯茶都要托关系交五万“随喜”。 印乐从白马寺带来的,不是PPT,是20年的“农禅”账本。他在洛阳把门票冻在30元整整二十年,僧众白天种地、晚上打坐,寺院账上却年年盈余,还能养活孤儿院、养老院。这位19岁出家、在佛学院啃完大藏经的瘦削和尚,第一次走进少林寺客堂,就把方丈办公室的烫金牌子摘了,换上亲手写的“止语”二字——提醒所有人:话多不如实干。 取消门票第一天,山门外排队的游客比往日还多,却没有人高声喧哗;曾经锣鼓喧天的演武场空了,几位老僧搬出蒲团就地打坐,木鱼声盖过了过往的电音;直播间黑屏后,手机支架被拆下,换上了经书与香炉。游客少了“看猴戏”的兴奋,却多了绕塔三圈的虔诚,一位从广州飞来的女士说:“终于敢跟孩子说,这才是寺庙。” 可真正的硬仗在后面。少林寺名下还有武校、药局、影视公司、海外分寺,股权、租约、代言合同像一团乱麻,牵扯地方财政、村民摊位、上万名员工饭碗。印乐的办法简单粗暴:所有收入汇入佛协监管账户,僧人月单费降到三百元,菜地先开一百亩,不够再扩。他说:“能种就不买,能坐禅就不走秀,饿不死就行。” 有人担心“断粮”之后古刹蒙尘,也有人鼓掌,说终于有人敢把“清净”二字还给佛门。印乐自己倒很淡定:“少林寺不是不能赚钱,是不能把钱赚成目的。”他计划三年内把过度表演全部关停,禅修班、慈善诊疗、国际闭关中心将逐步填补空白——不靠票价,而靠人心。 喧嚣三十年的嵩山,第一次有了晨钟暮鼓的慢节奏。能不能长久,谁也不敢打包票,但至少此刻,千年古刹重新有了呼吸的空隙。 你怎么看待这场去商业化风暴?欢迎留言聊聊。 信息来源: 网易新闻 2025-07-30《少林寺新住持太敢了!网传上任就烧三把火》 搜狐新闻 2025-07-30《少林寺新方丈来自白马寺,上任三把火:免门票、停表演》 观察者网 2025-07-29《少林寺宣布新住持:印乐法师》
孙颖莎捐的东西,第一车已经送到了。全是实打实的物件,一点虚的没有。尤其是那个女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