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要地到手,俄罗斯终于能体面停战了,中国要牢记俄军四个教训。经过1年多的围攻,俄罗斯终于拿下了红军城这个战略要地。
俄罗斯部队从2023年10月开始加大对阿夫迪夫卡的进攻,2024年2月17日宣布完全控制。城市周边有焦化厂和防御工事,乌克兰守军依托这些顽强抵抗。俄军初期用远程火炮和导弹打击,但效果有限,因为乌军转移迅速。 2月前,俄军从多个方向推进,占领外围村庄如奥切雷蒂内。战斗中,俄军损失大量人力和装备,伤亡高达数万。乌军在2月16日撤退,避免被包围。 拿下阿夫迪夫卡后,俄罗斯获得顿涅茨克北部缓冲区,威胁乌克兰后勤线。但代价沉重,暴露四个教训。 第一,导弹神话破灭。俄军寄望精确打击瘫痪对手,但战场信息模糊,导弹难捕捉移动目标。乌军补给虽延迟,但情报支持让防御持久。这提醒,火力覆盖不如信息感知准。中国得注重情报精度,避免盲区。 第二,战略误判北约援助持久性。俄罗斯低估北约决心,援助源源不断,延缓俄军推进。内部压力大,但战略牵制让援助韧性强。中国需洞察对手联盟韧性和消耗阈值,避免持久陷阱。 第三,决策时滞致命。战场机会稍纵即逝,乌军第155旅补兵空档被利用,但俄军响应慢,错失更大突破。现代战争节奏快,指挥链长就丢主动。 中国要优化体系,提升前线决断。第四,经验陷阱。俄军低烈度经验在高强度对抗失效,后勤承压,电子干扰通信不畅。中国需建全域感知和持续保障体系,针对高消耗训练。 战后进展看,俄罗斯巩固阿夫迪夫卡阵地,向波克罗夫斯克推进。2024年4月,俄军形成突出部,占领奥切雷蒂内。 7月,部队推进约40公里,威胁乌克兰枢纽。乌军重组防线,引入新部队,但压力增大。北约援助继续,内部分歧影响效率。 2025年,冲突进入新阶段,俄军加大攻势,乌军用无人机侦察。莫德维切夫继续指挥中央军区,参与规划,2025年5月升总司令,监督全国部队。 第155旅重组后部署波克罗夫斯克前沿,2025年3月支持反攻,但内部问题仍存。柳姆申拘留后,审理继续,保释金调整。阿夫迪夫卡成缓冲区,标志冲突持久。中 国从中吸取,推动军事现代化。俄罗斯推进缓慢,伤亡高,乌克兰防御顽强,但资源短缺。整体战局平衡微变,俄罗斯占优但未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