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非官方报告指出:如果红旗-29部署到位,美军对中国的“第一次核打击”成功概

天天纪闻 2025-07-31 17:14:39

美国有非官方报告指出:如果红旗-29部署到位,美军对中国的“第一次核打击”成功概率将从70%降至9%,西太平洋60%的美军基地将落入其防护范围,美核潜艇甚至可能被迫撤离至夏威夷以东位置。   先得弄清楚红旗-29到底是啥。按照咱们国家公开的信息,红旗系列导弹主要是防空用的,像红旗-9B、红旗-17这些型号大家都挺熟悉。可红旗-29这个名字以前很少听说,最近有分析说它可能是咱们新研发的中段反导系统,专门用来拦截弹道导弹的。   啥叫中段拦截呢?就是导弹发射后,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那段时间,这时候导弹速度快、目标大,要是能在这个阶段把它打下来,比等它再入大气层后拦截要靠谱得多。   从技术参数来看,红旗-29用的是6轴12X12的高机动发射车,跟东风-26导弹的平台一样,说明它个头不小,每辆车只能装两枚导弹,弹体直径估计得有0.9米以上。   这种设计可能是为了装更大的火箭发动机,让导弹飞得更远。有推测说它的射程能达到3000到4000公里,要是真这样,从咱们国内发射,能覆盖大半个西太平洋,像日本、关岛这些地方的美军基地,理论上都在它的防护范围内。   再说说反导能力。红旗-29可能用了咱们最新的N-15/N-17固体推进剂,这种推进剂比美国GBI系统用的老式推进剂性能要好,推重比更高,结构也更轻。   这就意味着红旗-29在尺寸更小的情况下,射程能跟GBI差不多,甚至更远。而且它可能还装了动能拦截器,也就是KKV,能直接撞上来袭的弹头,这可是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反导技术。另外,红旗-29可能还有双脉冲固体火箭,能在中段变轨,提高拦截的精度和灵活性。   不过,非官方报告里说的美军核打击成功率从70%降到9%,这个数据有点夸张。核打击成功率受好多因素影响,像导弹的突防技术、分导式多弹头、诱饵弹这些,反导系统不可能把所有威胁都拦下来。   美国的GBI系统搞了19次试验,成功了10次,成功率也就52%左右。红旗-29就算技术再先进,实际拦截成功率也不可能一下子跳到90%以上。而且美军的核力量是“三位一体”的,有陆基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光靠一个反导系统很难把所有威胁都消除。   再说西太平洋60%的美军基地落入防护范围这事儿。红旗-29要是射程真有3000多公里,从咱们东部沿海发射,确实能覆盖日本、韩国、关岛这些地方的美军基地。   但反导系统的防护范围不是说你导弹能打多远,就能保护多大地方,还得看雷达的探测能力、指挥系统的反应速度、拦截弹的数量这些。就算红旗-29能覆盖这些基地,也不代表就能完全挡住所有导弹攻击,还得有其他系统配合,像预警卫星、远程雷达这些,才能形成完整的反导体系。   至于美国核潜艇被迫撤离到夏威夷以东,这事儿跟红旗-29的关系不大。核潜艇是海基核力量的核心,主要任务是隐蔽在大洋里,进行二次核打击。   红旗-29是陆基反导系统,主要对付的是弹道导弹,对潜艇的部署影响有限。反潜作战得靠反潜飞机、驱逐舰、声呐系统这些,不是一个反导系统能搞定的。所以说核潜艇撤离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跟红旗-29关系不大。   那为啥会有这样的非官方报告呢?一方面,可能是想捧杀咱们,夸大中国武器的威胁,好让美国增加军费,调整战略。另一方面,也确实说明咱们的反导技术进步了,让美国感受到了压力。   这些年咱们在反导领域确实有不少突破,像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已经成功进行了好几次,技术越来越成熟。红旗-29要是真部署到位,肯定能提高咱们的战略防御能力,让美军在考虑核打击的时候多掂量掂量。   但咱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反导系统不是万能的。它有技术上的滞后性,进攻性导弹技术一直在发展,反导系统得跟着升级。而且反导系统的成本很高,维护起来也不容易。   就像美国的GBI系统,部署了几十年,花了上千亿美元,效果也就那样。咱们的红旗-29就算再先进,也得和其他防御系统配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红旗-29的出现,标志着咱们在反导技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对提高战略防御能力有重要意义。但非官方报告里的数据可能有夸张的成分,咱们得客观看待。在核威慑这个问题上,光靠防御系统不行,还得有足够的进攻能力,保持“核平衡”,才能真正维护国家安全。  

0 阅读:365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