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犯了个大错!”英学者坦言美国一直针对中国,是因为中国犯错了,一个建国才二三百年,强大不过一百年的国家,竟敢称“习惯”成世界老大,而且是对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面前…… 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正在重新崛起,速度之快让世界瞩目。而另一个建国仅两百余年的国家,却仿佛被触碰了逆鳞,正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全方位围堵。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英国一个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其实“犯了个大错”,一个足以让那个自诩的“世界老大”感到不安的“大错”。当然这个“错”并非指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它的存在本身,无意中挑战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霸权惯性。 试想一个习惯了在世界舞台上发号施令、享受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突然看到一个曾在全球之巅站立过两千多年的文明古国稳步走向复兴,它又怎能不感到恐慌?在英国这个学者看来,这恰恰反映了美国自身的狂妄与短视,是其长期将“头号玩家”视为专属身份的傲慢心态在作祟。 也正是这种“习惯成自然”的霸权思维,让美国在面对中国时,没有选择合作共赢,而是出于一种混杂着恐惧与嫉妒的复杂情绪,发起了全方位的围堵。谁知中国人民凭借自身的勤劳与智慧,在短短四十年间创造了发展奇迹,其崛起速度之快,甚至被一些人半开玩笑地称为一种“原罪”。 四十年前中国的GDP在全球仅排第十,到了2022年,它已是世界第二,把日本、德国等传统强国甩在身后。具体来看,中国GDP与美国的比例,从1978年的6.5%飙升至2022年的77%。这股经济跃升,不过是中国崛起速度的一个侧面。 在科技与基建领域,中国的颠覆性发展更是显而易见: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三年内暴涨五倍,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在6G基础专利上,中国企业的份额已占到35%;《经济学人》甚至算过一笔账,中国铺设高铁网络的速度比德国快了七倍,5G基站数量更是美国的十五倍。 如今一个普通美国人在沃尔玛货架上看到的“中国制造”,早已不是简单的袜子,而是大疆无人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一个原本励志的追赶故事,却因为跑得太快,而被视为“威胁”。于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便被炮制出来,其逻辑有时显得颇为荒诞。 为了遏制中国,美国从贸易战打到科技封锁,对中国半导体的禁令甚至从7纳米升级到14纳米,更不惜在边境进行军事挑衅。不过这种做法连《纽约时报》都觉得自相矛盾,评论其“就像禁止竞争对手参加奥运会,却要求他帮忙修理体育场。” 更有意思的是西方的盟友也陷入了两难:法国总统马克龙前脚刚说“不做美国附庸”,后脚就配合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英国学者在剑桥大学的一位同事私下吐槽说:“西方联盟有时就像一群被头狼逼着集体嚎叫的鬣狗。” 然而面对这种极限施压,中华文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曾被美国制裁得奄奄一息的华为,突然带着5.5G技术和麒麟芯片杀了回来,《彭博社》也不得不感叹:“制裁清单快变成了中国技术突破的指南手册。”同时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在稳步提升。 2024年南海对峙中,美军航母与解放军山东舰同框出现,更有卫星照片显示,中国的舰载电磁炮或已完成实战测试,而这项技术美国研发了二十年仍未正式装备。此外,美国在打压中国科技企业时,似乎也忘了自身的供应链有多依赖中国——苹果公司七成的供应链在中国。 如果“国家安全”真的如此重要,那为什么英特尔又能向华为出售4G芯片?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场打着“去风险”旗号的科技战,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回看十年前的预言——“西方将用200年适应中国的崛起”,才发现时间早已站在了中国这边。 历史一再证明霸权无法长久,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独占鳌头。美国无视中国的发展成就,一味抹黑遏制,反而暴露了自身的焦虑与短视。当《孙子兵法》的智慧遇上“极限施压”,到底谁在对谁进行“降维打击”?这场所谓的科技战争,究竟是保护主义最后的狂欢,还是一个霸权黄昏的挣扎?
“中国犯了个大错!”英学者坦言美国一直针对中国,是因为中国犯错了,一个建国才二三
文人学社
2025-08-01 15:13:46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