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一下23年买二手理想L9的经历!说真的,决定买二手理想L9之前,我跟家里人吵了好几架。媳妇觉得“新车才靠谱”,我爸更是念叨“电动车二手就是坑”,但我心里有笔账:新车落地50多万,2022款的二手现在也就40万出头,差的这10多万够我加两年油、换两套胎了,而且L9这车型出来快三年了,口碑相对稳,不像新出的车容易踩未知雷。 最开始根本没考虑L9,那会儿盯着的是另一款新能源MPV,空间是大,但第三排坐久了跟蹲马步似的。后来陪朋友去理想门店看车,顺便试了试L9,当时就被第三排惊着了——我182的个子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一拳,这对我们这种常带老人出门的家庭太重要了。回家翻了两天论坛,发现买L9的大多是家用,车主评价里“空间”“舒适性”提得最多,反而吐槽续航的很少,毕竟增程式不用担心没电,这点比纯电七座车让我踏实。 为啥非买二手?除了省钱,还有个私心:想试试“准新车”的水。我专门查了理想的保值率,L9在新能源七座里算扛打的,2022款车龄一年左右的,保值率能到75%上下,就算开两年再卖,亏得也不会太离谱。而且我打听了,理想的售后对二手车还算友好,虽然首任车主的终身质保没了,但基础保修还在,花2000多能买个延保,覆盖三大件,这就把最大的顾虑解决了。 找车的过程跟大海捞针似的。前前后后联系了8个卖家,有三个车商报的价格低得离谱,36万、37万都敢说,结果一查维保记录,不是调过表就是有过结构性损伤,直接拉黑。后来在车友群里碰到个个人车主,他是做自媒体的,说换车是因为要经常拍越野视频,L9的城市胎hold不住,想换个带AT胎的硬派车。他那车是2022年12月上牌,跑了3.8万公里,说每次保养都在4S店,还把APP里的保养记录截图给我看,连什么时候换的空调滤芯都写得清清楚楚。 见面看车那天我特意带了个懂行的朋友,他拿漆膜仪打了一圈,除了左前门有块小补漆(车主说是停车被电动车刮的),其他地方全是原漆。底盘升起来看,护板有点划痕,但没伤到里面的部件,电池组也没鼓包。试开的时候特意试了增程器启动,时速80以上才会介入,噪音比我想象中小,跟普通燃油车怠速差不多。后排的皇后座椅调成全躺模式,我朋友175的个子躺进去,腿还能伸直,这点确实比我原来的SUV强太多。 砍价的时候没敢太狠,毕竟车况确实不错。车主一开始要40万,我说查了最近的成交记录,同款同年份的基本在39万左右,我再加5000,39万5,他琢磨了会儿说行,但得包过户费(大概1000多),我觉得划算,当场付了2万定金。签合同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两点:一是明确“无重大事故、无水泡、无火烧”,二是约定“提车后30天内,若发现调表,全额退款”,这些都得写进合同才放心。 提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整备,不是不信任车主,是二手车嘛,自己弄一遍心里踏实。换了机油、刹车油这些,花了1500多,都是按手册要求用的原厂标号;四个轮胎磨损到警戒线了,换了套同尺寸的四季胎,花了5200;内饰做了个精洗,连安全带卡扣里的灰都给清了,花了400;还发现主驾座椅通风有点异响,找4S店检查,说是风机里进了点灰尘,清理完就好了,没收钱。这几项加起来6900多,不算便宜,但整完之后跟新车似的,开着也舒服。 现在开了一个多月,跑了1500多公里,说说实在的感受。好的地方确实没让人失望:满油满电跑长途,一箱油加60度电,轻轻松松跑800公里,比我原来的燃油车省太多;后排的小桌板太实用了,带孩子出门放个奶瓶、零食啥的特别方便;空气悬架在烂路上是真舒服,上次去乡下,那段坑坑洼洼的路,坐在后排几乎没觉得颠。 但也有不满意的地方:车太大了,我们小区的老车位,每次停车都得来回倒好几把,好几次差点蹭到旁边的车;中控屏偶尔会卡顿,尤其是同时开导航和音乐的时候,得重启才行;最让我头疼的是油耗,虽然比纯燃油车省,但高速上如果一直用增程器,百公里油耗得8个多,比官方宣传的高不少。 总的来说,这次买二手L9不算捡漏,但绝对是物有所值。花40万不到,能买到这空间、这配置的车,对于我们这种多孩家庭来说,性价比确实高。唯一的教训就是:买二手车千万别急,宁愿多等半个月,也要找个车况透明的,不然后期修车的钱可能比省的还多。对了,有朋友问我增程式保养贵不贵,我这一个月下来,除了油费电费,没别的开销,下次专门跟你们聊聊这个,有啥想问的尽管说!【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跟大家分享一下23年买二手理想L9的经历!说真的,决定买二手理想L9之前,我跟家
啊元菱看汽车
2025-08-01 20:34: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