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万一“沉海”了,1.26亿日本人会去哪?联合国早已给出了答案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日本列岛最近又拉响了地震警报,宫崎县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造成14人受伤。 这起地震让“日本沉没”的老话题又热了起来。 其实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日本的地理位置确实特殊。 它正好坐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特别频繁。 统计数字能说明问题。 从1900年到2000年这一百年间,日本发生过超过1.4万次4级以上的地震。 光是2019年一年,就记录到1500次地震。 日本气象厅的专家们最近发出警告,说南海海槽区域未来三十年发生8到9级大地震的概率高达80%,比早先预测的70%又提高了。 这种超级地震要是真来了,可能造成近30万人死亡,其中21万人会死于海啸。 经济损失更是吓人,预计达到292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全年经济总量的四成。 除了地震,日本还面临其他威胁。 整个列岛正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滑向马里亚纳海沟,虽然速度不快但持续不断。 再加上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像东京、大阪这些沿海大城市,被淹的风险越来越大。 今年7月初,日本气象厅发布红色地震警报后,超市货架被抢购一空,社交媒体上“日本沉没”的话题瞬间刷屏。 虽然气象厅长官野村竜一出来辟谣,说地震无法精确预测,但老百姓的恐慌没那么容易消除。 面对这些威胁,日本政府也在想办法。 比如在静冈县海边,他们正在修建22米高的巨型防波堤,目标是未来十年把地震死亡人数减少八成。 但有些日本老百姓想得更远,甚至有人琢磨着“要是日本真待不下去了,不如搬去中国”。 网上还流传着具体方案:东京人迁到江苏,大阪人去广东,北海道并入黑龙江。 更有人天真地认为,中国离得近,应该会敞开大门接收难民。 这种想法有点一厢情愿。 中国从来没把自己定位成难民接收大国,联合国难民署的名单里也没把中国列为主要接收国。 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留下的创伤,至今还在影响两国关系。 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各种资源都很紧张,实在没能力接收大规模移民。 联合国难民署其实早有过预案。 他们建议把日本1.26亿人口分散安置到多个国家。 首选韩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其次是澳大利亚、加拿大,再就是英美等西方国家。 预案里基本没提中国,倒是重点提到巴西。 因为巴西有200多万日裔居民,是海外最大的日裔社区。 有意思的是,日本财团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在巴西布局,三井集团这些大企业已经买下超过1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差不多是日本国土面积的三倍。 这些土地上还建起了“日本村”,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对比之下,日本自己的移民政策却很苛刻。 2019年虽然开放了低技能劳工签证,但政府明说“这不是移民政策”。 高技术人才想拿永住权,年薪得超过700万日元(约35万人民币),这道门槛把大多数外国人挡在门外。 这种严苛政策和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既不愿意接收别人,却幻想别国接收自己,处境确实尴尬。 日本国内问题也不少。 老龄化严重到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人口29%,儿童比例只有11%。劳动力人口比例降到59%,很多行业长期缺人。 去年开始排放核污水的事,更让日本在国际上失了人心。 真到大灾临头时,这些都可能影响别国援助的意愿。 不过话说回来,科学家们认为日本全岛沉没的可能性很低。 有建筑公司已经提出建造漂浮城市的方案,虽然还停留在图纸阶段,但至少提供了新思路。 说到底,日本面临的危机不是简单搬个家就能解决的。 它需要的是踏踏实实改善国际形象,修复与邻国关系,同时在防灾科技上下真功夫。 巴西的备用土地也好,漂浮城市也罢,都比幻想他国接收1亿难民来得实际。 毕竟天灾或许不可避免,但人祸本可避免。
日本万一“沉海”了,1.26亿日本人会去哪?联合国早已给出了答案 麻烦各位读者点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8-02 04:38:02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