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军统女特工炸掉了日伪特务机关,而后乘车逃离出城,为躲避追击的日军,她

陶陶讲史 2025-08-03 10:00:37

1943年,军统女特工炸掉了日伪特务机关,而后乘车逃离出城,为躲避追击的日军,她被迫选择过桥,谁知她刚上桥,脚下木板却断裂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3年的无锡城,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压抑,日伪特务机关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肆意抓捕抗日志士,军统的地下组织接连遭受重创。

消息传到重庆,戴笠气得摔碎了茶杯,这些汉奸竟敢如此嚣张,必须给他们一个血的教训。

他亲自拟了一封密电,发给无锡行动组组长邓静华:“不惜代价,打掉敌特气焰!”

接到命令时,邓静华正在昏暗的油灯下擦拭手枪,这个18岁的姑娘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她盯着电报看了很久,突然冷笑一声:“杀几个小喽啰算什么?要干就端了他们的老巢!”

她丈夫沈宇瑞正在整理炸药,闻言抬头道:“你疯了?特务机关有三层岗哨,院里常驻三十多个武装特务。”

邓静华把子弹一颗颗压进弹匣:“老沈,你还记得王颉祥怎么死的吗?”

沈宇瑞顿时不说话了,半年前,正是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用美人计把那个汉奸头目引到小巷,亲手用钢丝勒断了他的脖子。

行动前三天,邓静华化装成卖花姑娘,把特务机关大院摸了个透,她发现每晚九点换岗时,西侧围墙会有五分钟的空档。

更妙的是,内线蒋慈翼传来消息了,3月4日当晚,伪特工站长要在院里办生日宴。

那天的月亮特别暗,邓静华穿着侍应生的衣服,推着餐车大摇大摆进了院子。

餐车底层藏着十公斤TNT炸药,沈宇瑞带着小队埋伏在墙外接应。

当《支那之夜》的旋律响起时,邓静华点燃引线,火光瞬间吞噬了整个宴会厅。爆炸声惊醒了半个无锡城,二十多名日伪特务当场毙命,缴获的密码本后来让华中日军通讯瘫痪了半个月。

撤退时出了意外,原本计划从西门出城,可日军的摩托车队已经封锁了路口。邓静华急中生智,掏出事先伪造的“特别通行证”,带着队员们往北门狂奔。

卡车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颠簸,身后日军的探照灯越来越近,路过一座木桥时,沈宇瑞突然大喊:“停车!这桥撑不住卡车重量!”

可追兵的子弹已经打在车篷上,邓静华咬牙踩下油门:“赌一把!”

桥面在车轮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刚开到中央就轰然断裂。

冰冷的河水灌进驾驶室时,邓静华最后看见的是丈夫跳入水中的身影,这个总爱皱眉的军医,连游泳的姿势都像在操练正步。

76号特工总部的刑房里,烙铁在炭盆里烧得通红,李士群盯着眼前这个浑身是血的姑娘,怎么也想不通:军统最厉害的特工,居然是个刚成年的女学生?

他使出了最拿手的老虎凳,加到第五块砖时,邓静华的膝盖骨已经发出可怕的脆响。

旁边的日本军官都不忍看,她却突然笑了:“你们就这点本事?”

李士群暴怒之下亲自抡起皮鞭,可这个姑娘就像一块铁,越是捶打越是坚硬,最后连行刑的刽子手都偷偷说:“这姑娘的骨头,怕是铁水浇的。”

1943年7月16日的苏州刑场,围观群众看见两个年轻人挽着手走来,邓静华的囚衣被血浸成了褐色,脚镣在地上拖出长长的痕迹。

有人听见她对丈夫说:“笑一笑,让这群汉奸看看,什么叫中国人的骨气。”

枪响之前,他们突然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歌声惊飞了城墙上的麻雀。

后来无锡的地下党传单上印着这样一句话:“邓静华死了,但她站着死的模样,比所有跪着活的汉奸都高大。”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