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抗联将领王德林去大地主戴万龄家募捐时,戴万龄突然叫出200多名持枪壮

墨舞风华姿 2025-08-04 00:54:09

1932年,抗联将领王德林去大地主戴万龄家募捐时,戴万龄突然叫出200多名持枪壮汉。王德林大惊失色:万龄,你可不能胡来!没想到戴万龄大笑着说了一句话,让所有人佩服不已。 说起王德林这个人,山东出身,早年就跑到东北讨生活。那时候东北乱得很,他先在窑场干活,后来去伐木场和农场,啥苦力都尝过。1899年进双城子工厂,正赶上沙俄修中东铁路,招了大批中国工人。他亲眼见俄兵把中国人当奴隶使,动不动就打骂,犯点小错就可能被活活打死。这事让他对帝国主义恨得牙痒,从那开始就想着怎么反抗,怎么让国家强起来,不再挨欺负。后来他拉起一支队伍,专打俄军和贪官污吏,袭击铁路站点,抢来的东西全分给穷老百姓,从不扰民。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义盗红胡子老王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占了东北,他没闲着,在中共党员帮忙下,1932年组建中国国民救国军,自个儿当总指挥。部队很快就打下额穆和蛟河两县城,还挫败日军第十五旅团,烧了他们的筑路材料。队伍壮到3.5万人,国民党封他宁安警备司令,但他不听剿共命令,坚持先抗日,内部事放后头。丢了官职,他照样带兵在牡丹江一带转战,俩月收复十多座城镇,百姓叫他救国军常胜将军。日军气急败坏,集结重兵围剿,他全国发电报求援,国民党不管,部队只好化整为零,藏山林里。 戴万龄呢,是吉林敦化沙河沿的大地主,家业大,山东老家迁过来的,攒下不少土地和家丁。虽是地主,但对日本侵略看不惯,早年跟王德林结识,两人互称兄弟,还一起对付过地方恶霸。王德林救过他命,两人关系铁。1932年2月18日,王德林带救国军到戴家募捐,本想求点粮饷,谁知戴万龄叫出两百多名持枪壮汉。王德林以为要坏事,喊别胡来,结果戴万龄大笑,说如果不嫌弃,他愿带人加入,一起打日本人。这话一出,大家都服了。王德林当场封他乡团大队长。戴万龄不光自己去,还拉上四个兄弟、五个儿子、三个女婿,全家老少投身抗日。家丁和村民也凑了三百来人,带枪带粮,编成独立营,人称戴家军。戴万龄当营长,儿子们分管连队。从这开始,戴家就毁家纾难,变卖家产,全力支持抗日。日伪军报复,烧了戴家庄,杀留守亲戚,但这更坚定了他们的决心。他们随救国军打敦化,短暂占领县城,后撤时带走物资,继续游击。戴家军在吉林东部转战,参加镜泊湖战斗,多次重创敌人。 救国军发展快,但日军围剿猛。1933年,王德林负伤,带部分人退到苏联,受到斯大林接见,但他没久留,绕道欧洲回国,从香港转上海,继续抗日募捐,把八千银元送给东北部队。1935年,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本想让他当总司令,但他身体不行,没去。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京政府委他东北光复军第二路指挥,他到处跑,组队打游击。1938年12月,他旧病发作,医治无效去世了。戴家军并入抗日联军第五军,继续在长白山区顽强作战。戴万龄长子在东宁负伤,久不愈,后病故;二子、三子、四子在战斗中相继阵亡;五子营救父亲时被杀。家族兄弟、女婿多数捐躯,全家57人抗日,牺牲54个。到抗战结束,只剩老人、寡妇和小孩。戴万龄1937年被俘,遭日军酷刑,67岁被烧死。他的小儿子坚持打,后在围攻中阵亡。戴家满门忠烈,用生命换来民族解放,成现代杨家将。 王德林和戴万龄的事,反映出那年代普通人的民族觉醒。不是所有地主都坏,戴万龄虽有家业,但国家危亡时,选择抗日,不惜一切。这比那些汉奸强多了。王德林从底层工人到抗日将领,一路靠实际行动,拒绝内斗,坚持对外。他们的合作,救国军壮大的关键。1932年那次募捐,不是简单捐钱,而是全家加入,体现了东北民众的抗日热情。日军占领后,很多人像他们一样,自发组织队伍,不等政府号召,就干起来了。救国军打下城镇,烧敌物资,牵制日军,让关内有喘息时间。戴家军在联军里,转战山林,条件苦,缺粮少弹,还得防汉奸,但他们咬牙坚持。牺牲那么多人,不是白费,换来胜利。历史看,这类故事多,但戴家特别惨烈,全家几乎灭门,却没后悔。 抗日战争不是光靠大人物,更多是像王德林、戴万龄这样的草根英雄。王德林早年见俄军暴行,就种下反抗种子,后来扩展到抗日。戴万龄作为地主,没投敌,反而带头抗日,带全族上战场。这在当时东北,地主多有顾虑,怕丢家业,但他看清大局,没有国哪有家。1932年事件后,救国军实力增,连续作战,收复地盘,鼓舞士气。国民党不援,但他们自力更生,化零为整,游击战术灵活。戴家军并入联军后,参加更大规模战斗,如第五军在白山黑水间的抵抗。日军用飞机大炮,他们用步枪手榴弹,对抗悬殊,但精神不倒。家族牺牲细节,长辈带头,年轻人跟上,一家接一家,倒在战场。 东北抗日史上,王德林和戴万龄的交集,成了佳话。1932年募捐转折,让救国军多添一支劲旅。戴家从地主变抗日军,牺牲惨重,但值。整个抗战,东北义勇军先起,联军后接,奠基胜利。

0 阅读:0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