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硕士陈行甲到巴东上任,发现“前任女县委书记”竟能在北京二环内轻松全款买下两套房,当时房价一平方米6.8万元!!!陈行甲直呼:“他们太坏了,连叫花子的眼屎都要刮......” 陈行甲在中国的官场中,堪称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曾经亲手将87名贪官和商人送进监狱,也曾为了为贫困县争取资源,从3000米高空跳伞进行宣传。 他被老百姓称为“反腐书记”,并且凭借自己的成绩和风格,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谁也没有料到,在他正处于仕途巅峰时,他却选择了辞去县委书记的职务,在最亮眼的时刻选择了“告别”。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一个原本有着光明前途的“英雄”,会突然选择放下权力,放弃继续奋斗的机会? 这一切得从2011年说起,当时,陈行甲凭借清华硕士的背景以及海外归来的经验,主动请缨,担任了湖北省巴东县的县委书记。 巴东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三个人里就有一个年收入不到2300元,注意是年收入!这点收入在当地很普遍。 当地因病致贫的现象普遍,艾滋病的感染率也是全省最高的,按理说,在这样一个地方担任领导,陈行甲应该集中精力关注民生问题,着力于扶贫工作。 但刚刚到任的他,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贫困,而是充斥着腐败和“圈子文化”的官场环境,从一开始,陈行甲就发现,巴东的某些官员非常注重个人利益。 各种带着名表、现金和港币的“欢迎礼物”接踵而至,许多人心照不宣地表示,欢迎陈书记,但希望他不要太较真,更不要破坏当地的“规矩”。 甚至有人偷偷告诉他,前县委书记夫妇,在北京二环内购买了两套价值不菲的房产,背后无疑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丰厚的利益。 听完这些情况,陈行甲十分气愤,他气呼呼地骂道:“他们太坏了,竟在这么穷的地方捞钱,简直是丧尽天良!”从那一刻起,他下定决心要与这些腐败分子进行斗争。 于是,他决定先从“那些没良心的人”开始清理,他发现,这里的工程项目普遍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比如一个300万元的项目,开工前就有120万元被“中饱私囊”。 国家投入的4千多万元修建的河堤质量极差;预算不到三千万的看守所,最终竟达到八千万,许多项目招投标形同虚设,暗箱操作成了常态,甚至有干部因个人私利办理了离岗手续,专门做起了项目“中介”。 面对这种肆无忌惮的腐败,陈行甲没有手软,在五年多的时间里,他亲自签署了87名官员和商人的监禁命令,其中包括县长、副书记等官员,这场反腐斗争让巴东的官场几乎彻底“翻篇”。 但反腐不止是一个整顿官场的问题,陈行甲深知,只有做好扶贫工作,才算真正完成了自己的责任。 于是,他深入到巴东的每个角落,一家一户地核查扶贫款项,确保贫困家庭真正受益,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他还积极发展旅游业,带领团队修建了300多公里的交通干线,连接了南北。 他为宣传巴东,甚至毫不犹豫地从高空跳伞,亲自录制MV,省下了请明星的费用,这些努力让巴东这个贫困县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关注。 但陈行甲的反腐举措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很快开始采取报复手段,有的人公开威胁他,有些人则通过骚扰电话干扰他的家人。 在这种局面下,陈行甲越来越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并不是几个腐败分子,而是一个已经腐烂到骨子里的网络,即便他已经竭尽全力去改变这一切,但他仍感到力不从心。 最终,陈行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辞去县委书记职务,他深知,权力本身有巨大的诱惑,但也明白在官场中坚持原则是极其艰难的。 他母亲的一句话,让他彻底卸下了重担:“你已经做过了好官,接下来就做个好民。” 从此,陈行甲从政界退下,转而投身公益事业,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在峡江的转弯处》,并承诺将书的所有收入捐给贫困地区的重病儿童。 如今,陈行甲的生活已经远离了官场的权力斗争,转而追求着更加纯粹的目标,通过公益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转变,或许不是彻底放弃,而是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选择了更符合自己内心的道路。 信源:百度百科陈行甲
洪都拉斯的“台湾牌”,才打到第二年,就翻车了。距离和中国建交不过两年,洪都拉
【34评论】【1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