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关注的风波:当《人民日报》追问英伟达"后门",网络安全这根弦又紧了2025年

静默的守望 2025-08-05 06:54:16

法媒关注的风波:当《人民日报》追问英伟达"后门",网络安全这根弦又紧了2025年8月2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了一桩科技圈的"罗生门"——英伟达周四深夜刚否认北京对其芯片存在"后门"的怀疑,次日中国头号官媒《人民日报》就抛出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把这场风波推上了舆论浪尖。 网络安全这事儿,真不是敲键盘喊口号。您想想,早上扫的共享单车、中午点的奶茶外卖、晚上用的智能电饭煲,哪样不连着网络?更别说医院的心电监护仪、银行的交易系统、交通信号灯,这些"命脉级"设备一旦被远程操控,后果不堪设想。前几年某城市地铁系统被曝存在漏洞,黑客能远程修改列车运行图;去年某能源企业因工业控制系统被植入恶意程序,导致生产线停机三天——这些真事儿都在提醒我们:网络安全不是"狼来了"的故事,而是悬在国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那英伟达的"后门"争议到底啥情况?按美方说法,某些芯片预留了所谓"安全测试接口",但绝非"后门";中方质疑的是,这类接口若未完全公开,理论上就可能被恶意利用。有意思的是,英伟达选在"周四深夜"发声明,这个时间点总让人想起某些企业"挑灯夜战"应对舆情的操作。而《人民日报》的评论标题更妙——"让我怎么相信你",像极了普通人对反复食言者的反问,一下子把技术问题拉回了"信任"这个核心。 这些年科技圈的"信任危机"可不少见。当年华为5G技术领先时,某些国家直接扣上"威胁国家安全"的帽子;前两年某国产手机厂商被曝系统存在"隐藏功能",闹得满城风雨。但后来事实证明,很多质疑要么是技术误解,要么是恶意打压。这次英伟达事件,本质上是全球科技产业链重构中的信任摩擦——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国,既需要先进技术,也必须守住安全底线;英伟达想保住中国市场(去年其在华营收占比超25%),就得用更透明的姿态打消疑虑。 说到底,技术没有国界,但使用技术的主体有立场。网络安全不是"零和游戏",它需要的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坦诚:企业多晒晒技术细节,监管多划划安全红线,用户多留个心眼看明白合同条款。毕竟,谁也不想在"智能时代"还活在"会不会被监听"的提心吊胆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静默的守望

静默的守望

静默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