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Code 核心最佳实践
一、 核心配置与基础设置
1. 善用 `claude.md` 文件(最重要的实践)
- 目的:为 Claude 提供跨会话的“记忆”和上下文。当 Claude Code 启动时,会自动加载当前目录下的 `claude.md` 文件内容到其指令中。
- 内容建议:
- 项目概览:项目结构、关键模块、测试文件位置等。
- 操作指令:如何运行单元测试、启动开发服务器等。
- 编码规范:代码风格指南、命名约定等。
- 自定义工具:告知 Claude 项目中存在的内部CLI工具及其用法。
- 放置位置:
- 项目根目录:与团队共享项目特定的配置。
- 用户主目录 (`~`):为所有项目设置通用的个人偏好。
2. 管理上下文窗口
- 问题:长时间的会话会填满模型的上下文窗口(200k tokens),导致性能下降或中断。
- 解决方案:
- `/clear`:完全清空当前会话历史,重新开始(`claude.md` 内容会保留)。
- `/compact`:让 Claude 总结当前会话内容,并将该摘要作为新会话的起点。这在保留关键信息的同时,极大地压缩了上下文。
3. 高效管理权限
- 目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作流程,减少手动确认。
- 方法:
- 自动接受模式 (Auto-accept):按 `Shift + Tab` 进入,Claude 将自动执行所有操作,无需逐一确认。
- 配置特定命令:在设置中将常用且安全的命令(如 `npm run test`)配置为始终允许,免去重复授权。
4. 强化集成能力
- 核心思想:Claude 精通终端,充分利用这一点。
- 方法:
- 安装CLI工具:为其提供强大的命令行工具,如 GitHub 的 `gh`、`docker`、`gcloud` 等,它能自然地使用它们。
- 连接MCP服务:对于更复杂的集成,可以连接自定义的MCP(Meta-Tool Calling Protocol)服务器。
二、 高效工作流与交互策略
1. 先规划,后执行 (Plan, then Execute)
- 做法:不要直接命令“修复这个bug”,而是要求它“分析这个bug,找出原因,并给我一个修复计划”。
- 好处:这能让你在它开始修改代码前审查其思路,确保方向正确,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同时,可以观察它生成的 To-do list,提前发现问题。
2. 采用迭代和安全的开发模式
- 测试驱动开发 (TDD):让 Claude 先编写测试,再编写实现代码,通过测试验证功能。
- 小步快跑:让 Claude 进行小范围修改,然后立即运行测试和代码检查(linting)。
- 频繁提交 (Commit Regularly):在每个小功能完成后让 Claude 编写 commit message 并提交,这样如果后续出现问题,可以轻松回滚。
3. 利用多模态能力 (Leverage Multimodality)
- 使用截图:可以直接粘贴截图或引用图片文件(如 `mock.png`),让 Claude 根据视觉设计来构建UI或进行调试。
三、 进阶技巧
1. 熟练使用 `Escape` 键
- `Escape` (单按):你的“刹车”。当发现 Claude 的执行路径有误时,立即按下 `Escape` 停止其当前操作,然后给出新的指令进行干预和纠正。
- `Escape` (双按):一个隐藏功能,可以让你在对话历史中向后跳转。
2. 并行运行多个 Claude 实例
- 场景:对于复杂任务,可以同时打开多个 Claude Code 实例(例如在不同的终端标签页或 `tmux` 窗口中),让它们分别处理不同子任务,由你来协调指挥。
3. 探索无头模式和自动化
- 目标:将 Claude Code 的能力以编程方式集成到工作流中。
- 应用:使用 Claude Code SDK 将其嵌入到 CI/CD 流程、GitHub Actions 中,实现代码审查、bug修复等自动化任务。
详细视频🔗 www.youtube.com/watch?v=gv0WHhKelSE
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代码助手终端工具开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