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死磕欧洲也不经营远东地区?其实说白了,俄罗斯根本守不住远东,就算建设的再好,也是给别人做嫁衣。别看远东这地方资源挺多的,其实根本就不是人住的地儿,说是苦寒之地也不夸张,要是长期在远东生活,不是死人就是狠人。 俄罗斯的地盘够大,从地图上看,东边那一大片远东地区几乎要占到全国领土的40%。 按理说这么大的地盘,资源又多,靠着太平洋,离着中国、日本、韩国这些经济体也不远,怎么也该是个重点开发区。 可是现实是这地方年年说振兴,年年没动静。说到底,俄罗斯自己心里也清楚,远东这个地方守也难,建也亏,干脆就放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远东资源确实不差,光煤炭就占全国储量的75%,黄金、石油、天然气那也是大把。但问题是,这么富的家底,整个远东地区2023年的GDP只占了全国的4.2%。 人口密度更是一眼望不到头,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1个人,而俄罗斯欧洲部分能挤到27个人。资源是有,但没人用、没人管,等于白搭。 别看俄罗斯地图上吓人,远东的实际控制力一直是个问题。这地方虽然地处东北亚,离着中国、日韩都近,但正因为靠着这些国家,反而让莫斯科更不放心。 中俄边境线长达4300公里,俄日之间还有南千岛群岛的争端没解决,哪敢随便往这里投重兵?搞不好建好了,还真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再往深处看,俄罗斯这几百年根本就没打算把远东当家里人看。自从彼得大帝那会儿开始搞西化,把圣彼得堡当“欧洲之窗”,俄罗斯的心思就一直挂在西边。 文化上认同欧洲,军事上防着欧洲,连贵族的生活方式都照着巴黎伦敦学。结果就是,西边出事了全力盯着,东边出事了就装没看见。 这种历史惯性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从拿破仑一路打到希特勒,再到北约东扩,俄罗斯吃的苦头都在欧洲方向。这也难怪它现在70%的军力都还压在西边边境上。 波罗的海三国一个个都进了北约,俄军不盯着点都睡不踏实。相比之下,远东再怎么穷再怎么冷,起码暂时没什么人来抢。 但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那块常年零下五十度,冻土层像水泥一样硬,建个房子都要用专门的混凝土,成本比平原贵三倍。 别说交通、供暖、医疗这些基础设施,做起来那都是无底洞。人不愿来这儿也是有原因的。 1991年到现在,远东地区的人口流失了180多万,剩下的生育率只有1.2,连全国平均水平都到不了。 俄罗斯政府只能靠中亚移民撑着,但移民一多,社会问题也跟着上来了,稳定性就更差。 经济上更是难上加难。西伯利亚大铁路早就饱和了,年运输量才1.1亿吨,连一个中型港口都不如。东方港每年有四个月被冰封,货都出不去。 能源项目也是慢得离谱,像科维克塔气田,从立项到投产拖了二十年,中俄联合修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公里要花480万美元,是欧洲管道的三倍。 那么,俄罗斯为啥不趁着这几年和中国关系好点,把远东交给中国企业开发?说实话,它也想过。但真让中资进来,俄罗斯又怕控制权旁落。 2023年中俄远东贸易增长了四层多,但俄方还是限定中资在资源项目中的持股不能超过25%。 嘴上说欢迎合作,实际做起事来步步设限。说到底,俄罗斯打从心底就没打算让远东变成“第二个香港”。这也直接导致了所谓“新东方政策”成了空架子。 符拉迪沃斯托克搞了个自由港,免税、免签,听着挺诱人,但外国企业一看,土地租赁受限、法律保护模糊,谁敢投真金白银?更别提日本和韩国了。 俄日当年谈妥了70个远东合作项目,结果因为岛屿争端搁浅大半,韩国“九桥战略”里承诺的投资,实际落实不到10%。 说白了,俄罗斯不是没想过让远东成为“向东看”的跳板,但现实太骨感。 欧洲市场能带来财政40%的预算收入,而远东要做到同样的产出,光前期基建就得砸下2.7万亿卢布,这笔账一算,谁都知道不划算。 俄乌冲突之后,西方制裁确实让俄罗斯不得不调整战略,东边的朋友变得更重要。 但问题是,想靠远东搞LNG出口缓解压力,2030年前产能最多也就6000万吨,连卡塔尔一家都比不过。短期内根本指望不上。 从心理上讲,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坐飞机要9个小时,到巴黎才3小时。 这就像是一个人家里有两栋房,一栋破旧偏远、一栋邻着公园交通便利,你说他会修哪一栋? 俄罗斯的身份认同、资源投入、军事部署都告诉我们,它的心还是在西边,东边只是一个备胎。 所以说,远东再怎么开发,俄罗斯自己都没底气守住。环境恶劣、交通落后、人口流失、投入巨大,哪一样不是个大坑? 信息来源: 《“战斗民族”告诉你零下50度有多冷:面条变冰柱》——看看新闻Knews
俄罗斯为何死磕欧洲也不经营远东地区?其实说白了,俄罗斯根本守不住远东,就算建设的
幻界
2025-08-05 10:11: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