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祝鸿才的恶昭然若揭,而顾母的阴翳却藏在"慈母"的外衣下,细思之下更令人脊背发凉。顾父离世后,上海的家失去经济支柱,安徽六安老家有房有地,本是困顿中最稳妥的退路,可顾母却执意死守在繁华又残酷的都市。
她用"为孩子好"的借口粉饰真相,却在曼璐被迫休学养家时从未真正反抗。若真为生计,她与婆婆大可做保姆、做零工维持温饱;若真重教育,怎会让长女早早辍学?答案藏在上海的灯红酒绿里——只有在这座欲望都市,才有让曼璐"卖身养家"的土壤。
她未必不清楚一个少女的"正经营生"养不活全家,却放任甚至推动曼璐走上不归路。这不是无奈,而是精心算计:先榨干曼璐的青春与尊严,待她油尽灯枯,便将目光转向曼桢。这种以母爱为名的剥削,比祝鸿才的明恶更伤人。最可怕的恶从不是张牙舞爪,而是藏在嘘寒问暖里的算计,是亲人亲手将你推入深渊时的那声"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