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最年轻女院士黄如:三年北大博士毕业,50岁成为北大副校长 黄如1969年1

杰彦评娱乐 2025-08-08 15:15:34

中科院最年轻女院士黄如:三年北大博士毕业,50岁成为北大副校长 黄如1969年11月出生在江苏南京,家庭不算富裕,父母在无锡干着普通工作,她小时候就跟着搬了过去。从小她学习就特别棒,在班里成绩总是拔尖,小学毕业后考进无锡一中,那可是当地顶尖的中学。她在那儿读了五年,从初一到高二,每天埋头苦学。高三时父母工作又调到南京,她也转过去,在新学校继续保持好成绩。高中没参加高考,直接保送进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专业,这学校后来改名东南大学,是工科强校。她本科四年学电子器件基础,1991年毕业,接着在本校读硕士,到1994年拿学位。那时候她已经对微电子工艺挺熟悉了。 硕士毕业后,黄如去北大读博,专业是微电子,导师是王阳元院士。她研究低功耗器件,每天钻研离子迁移和器件性能。导师让她负责一个国家项目子课题,她接手后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只用三年,她就完成博士要求,1997年毕业。那年夏天,她拒绝了出国和企业高薪,选择留在北大当老师。从学生变老师,她开始教课和科研。北大微电子研究院环境简单,她专心做事,两年后升副教授,还不到30岁。2002年破格成教授,当上博导。她团队借鉴生物原理,研究二维材料离子扩散,对纳米离子器件有关键贡献。2004年,她当上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管着本科生课和研究生项目。工作多,但她安排得井井有条。2019年,她50岁,任北大副校长,继续科研一线。 黄如科研成绩不少,她团队在国际会议IEDM上年年发论文,成果进国际半导体路线图ITRS,有些技术还被IC公司用上生产。她发表200多篇论文,合作出书4本,授权专利230多项,包括美国专利38项。获奖有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等。2005年进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8年成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选上中科院院士,是当时最年轻女院士。2016年成IEEE会士,2019年进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北大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和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2022年1月,她调东南大学当校长,回母校管行政和学科建设,到2025年1月卸任。之后,她去国家发改委任党组成员,继续发挥作用。她总说青年学者要踏实打基础,敢想敢干。 黄如的路子挺接地气,她没换过研究方向,坚持低功耗器件20多年,从准SOI结构到围栅纳米线器件,解决了不少功耗瓶颈问题。她的工作帮推进我国微电子发展,在纳米尺度涨落性和可靠性上也有新发现。行政上,从院长到副校长再到校长,她管事不乱,还带学生参与大项目,培养思辨和创新力。她觉得高校要连通高中和高等教育,建人才培养共同体。她的故事告诉大家,科研和行政都得认真干,坚持下去就有收获。像她这样,从普通起点走到高位,全靠实力和努力。

0 阅读:55
杰彦评娱乐

杰彦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