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南昌起义前,原计划让韦杵担任第9军军长,朱德担任第9军副军长,谁知就在南昌起义的前几天,韦杵却突然病倒了! 众所周知,参加南昌起义的队伍有3支。 这3支队伍,分别是贺龙带领的20军,叶挺带领的11军,剩下一支队伍,就是第9军。 20军和11军都有上万人,这2个军,都是实打实的队伍,也是南昌起义最重要的武装力量。 与20军、11军相比,第9军的名头就没有那么响亮了,甚至第9军才刚成立,是个空架子。 第9军的副军长是朱德。 按照前委的计划,第9军的军长,将由韦杵担任。 韦杵时任国军第9军28师师长。 第9军28师,属于滇军,韦杵是滇军出身,他和朱德是云南讲武堂的同窗好友。 之前朱德在滇军担任旅长的时候,韦杵是他麾下的一个团长,两人关系很好。 韦杵思想进步,早在南昌起义前,他就看不惯蒋介石的行为。南昌起义前委知道了韦杵的情况后,就组建了第9军,让朱德担任第9军的副军长,并让朱德以第9军副军长的身份去劝说韦杵参加起义。 在同窗好友兼老上级朱德的劝说下,本就对蒋介石不满的韦杵,就打算带着第9军28师参加起义。 按照计划,只要韦杵率部参加起义,那么第9军的军长,将由韦杵担任,朱德将是他的副手。 到了那时,身为第9军军长的韦杵,将和20军军长贺龙、11军军长叶挺平起平坐。 这其中的份量之重,自不必多言。 谁曾想,1927年7月底,南昌起义前几天,韦杵却在九江生了重病,身体状况突然变得很差。 得了重病的韦杵,被紧急送去了上海治疗。 因为病重,韦杵没办法去南昌,这样一来,韦杵麾下的28师,也没能按照计划加入起义军序列。 按照最开始的计划,第9军的底子,将由韦杵带领的28师组成,现在韦杵生了重病,无法带着28师参加起义,第9军就只剩下朱德带领的军官教育团了,而这个军官教育团,大概只有500人。 随后,朱德担任第9军的代理军长,他名义上是代理军长,实际上只能指挥一个营的兵力。 但这并不影响朱德的贡献。朱德在滇军中的威望很高,当时,驻守江西的敌人大多是滇军,而且很多滇军将领和朱德关系都不错。 朱德就利用自己在滇军中的人脉,去争取这些滇军将领起义,除了韦杵外,朱德还去找了滇军在江西的最高指挥官朱培德、国军第9军军长金汉鼎和第9军27师师长杨如轩。 尽管拉拢朱培德、金汉鼎没有成功,但27师的师长杨如轩,却默许朱德联络旧部起义。 南昌起义后,朱德带着第9军断后,在三河坝战役中以数千人阻击了上万敌军,并保存了革命火种。 1927年10月,起义军受挫后,朱德还争取到了原滇军11军军长范石生的帮助,范石生不仅收留了朱德带领的残部,还给朱德提供了补给。 此后,朱德率部转战湘南,并上了井冈山,和毛主席胜利会师,朱德在南昌起义后的表现,也让他收获了“红军之父”的地位。 1955年,朱德被评为新中国第一元帅。 再说韦杵。 如果韦杵能率28师参加南昌起义,并担任第9军的军长,后来或许会被评为新中国的元帅。 但因为关键时刻生了重病,韦杵没能参加起义,而是去了上海,此事也成了他的一大遗憾。 虽然没有参加南昌起义,但韦杵依旧反对蒋介石。 1933年,韦杵还参与了“福建事变”,建立了反蒋政府,由于韦杵坚持反蒋,他在国军中就没有获得重用,蒋介石也不信任他,到了抗战中,韦杵才只是国军58军新编12师的副师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韦杵因为反对内战,更是一气之下脱离了军队。 离开国军后,韦杵回到了家乡教书。 新中国成立后,韦杵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但到了1951年,68岁的韦杵就因病离开了人世。 晚年的韦杵多次感叹,当年那场重病,直接改变了他的一生。如果1927年7月底,韦杵没有生病,带着28师参加南昌起义并担任第9军军长,想来他的人生会完全不一样,或许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吧!#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