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啥狗?其实大多数人都想错了。老子写的《道德经》

杉直耸云空 2025-08-09 10:34:56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啥狗?其实大多数人都想错了。老子写的《道德经》虽然是名作,但是中间其实有很多话都不好理解,比如有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有大部分都以为这是贬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古代的文言文向来就比较拗口难懂,更不要说像《道德经》、《论语》这样著作了,不仅拗口,想要理解这其中的意思更是困难,毕竟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 于是大多数的古代书籍都是后人尽量根据历史以及文字翻译的,但是这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例如刍狗这个词就有不同的意思。在现代刍狗的意思大多都是形如道德败坏的人,而一些无用的东西和事情也用这个词形容过。 但是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这个词的意思却是和以上完全不同的,老子以前的经历有些特殊,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 其实很少人知道老子本名李耳,他出生的地方最出名的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老子以前是给周王看守藏室,顾名思义这个地方里面都是各种宝贵的书籍和资料,就像是现代的图书馆一样,而老子就是那个图书管理员了。 然而古代和现代相比,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没有网络和电器。试想一下,一个人长时间的呆在一个屋子里,没有手机没有事情干,无聊的日子如何熬过。幸好老子本就爱看书爱学习,如今守着一堆书,也不算荒废时间,整日钻在书里看大好河山和古书,老子自然思想和境界都有所提升。 但是意外很快就来了,老子整日看书,不懂得官场的弯弯道道,得罪了人被“开除”,而老子却也不可惜,顺其自然的就去旅游了,毕竟看来这么多书中的大千世界,也该自己亲眼去见识见识,就是这趟旅行中还“偶遇”了孔子。 但是过了没几年,老子就被“返聘”了,当他重新回去当图书管理员时,本以为这辈子都要继续守着书籍过日子了,结果没想到天下不稳,时局大变。俗话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老子就是那个倒霉的小鬼。 因王子朝逃跑时还不忘去图书馆“抢劫”了一番,老子就落了个看守不力的罪名,又被“开除”了。这次老子的“铁饭碗”没能保住,于是他就又成了自由人,后来就看着自己的国家慢慢的凋落,老子就云游四海去了。 《道德经》就是这期间的产物,刍狗这意思就大概是“命运”的意思,以前人们用草做成的小狗,都是用来祭祀的,这就是定好的事情,就算有人横加干涉,这只草狗的命运也不会改变。 而任何事情就和这草狗一样,命运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天地不仁,并不是不爱的意思,而是上天对大家的爱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造化,就算什么都不做结果也一样,就像草狗,做出来的目的就是祭祀,它受人尊敬,结局却也只能化作了灰土,这就是它的价值。 参考资料: 李洪彩著..《《道德经》名句与老子思想探微》.九州出版社.2020.35-37

0 阅读:0
杉直耸云空

杉直耸云空

杉直耸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