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然与天然庄园 读高中时,发过一本县志。上面有两个书画俱佳的本乡人,其中一个便是乡贤陈天然。 那时,有一个同学,与陈天然的老家是邻村。他说:“其父与陈天然交厚,陈天然曾给其写过一副字,价格不菲。” 这已是三十几年前的事了。后来与老婆结婚,她外婆家正好与陈天然一个村,走亲戚闲着无聊时就去天然庄园转了转。 那是个石头城堡,三层高(如果加上阁楼,就是四层),正门前的石头全是选取的石头的原貌,没有凿刻的痕迹,以契合天然的寓意。 我们去那年,天然庄园是开放的。人不太多,地方整洁安静。一至三楼,大多数房间都是陈列室。先生各个时期的书画作品都可以见到。我们从一楼到三楼,最后来到角楼,一方面从内心里赞叹先生的书画双绝,一方面又由衷的感叹庄园的宏伟气派。 一个至今仍交厚的同学与天然先生是邻村,他父亲常年在村里当干部,两村山领相连,地势高峻。九几年去他家里玩,他们仍然吃的是囤子水,同学怕我不习惯,便在水中加了许多糖,仍掩盖不了水的怪味。2000年前后,天然先生回乡,看到乡邻们的生活状况,忧心忡忡,便决定自己出资为家乡打上几口机井,以便使乡亲们喝上甘甜的井水。同学说:“他们那里地势高,打井队打了许久,才打出了水。从那时起,不但先生本村,邻近的几个村都吃上了甘甜的深井水,告别了吃雨水的历史。其中就包括同学的那个村。 同学说:“先生晚年,回乡寓居,与乡邻们往来频繁,不摆架子。先生回乡数年,整理自己的作品,布置展室,事必躬亲,有条不紊。居乡期间,市里某知名企业曾以30万重金请先生书写企业名字,先生以手抖为由婉据。先生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人,但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名誉,而不是金钱。 先生回乡数年后辞世,万年寝就在离庄园不远的田地里。先生大半生为写生和事业在外漂泊,最后能归葬故里也算是叶落归根了。 去年我路过那里,又想进去一观。但被村人告知,已闭园许久。何时开放,未便得知。 在门外徘徊了一阵后,叹息而回。
陈天然与天然庄园 读高中时,发过一本县志。上面有两个书画俱佳的本乡人,其中一个
丁仪聊趣事社会
2025-08-09 16:15: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