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支书胆子太大了!”河南驻马店,98后村支书带领村民五天五夜挖出2000米沟渠抗旱,成功引水浇灌了3000亩地!网友:事实证明,基层干部真正为民着想,只要想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今年夏天,河南驻马店的太阳像是被点燃了一样,烤得地里的土块都裂开了缝。 驿城区那个村子里,玉米叶子卷得像被揉过的纸,棉花棵子蔫头耷脑地趴在地上,村民们每天扛着锄头到田埂上转,脚一踩下去能扬起半尺高的土,眼里的光一天比一天暗。 村里的支书是个98年出生的年轻人,脸上还带着点稚气,可每天早晨天刚亮,他的身影就出现在田埂上了。 他看着村民们蹲在地头叹气,自己也急得满嘴起泡,召集村干部在村委会开了一整天会,烟蒂堆了小半盆。 有人说要不找水车从外面拉水,可一算账,一亩地光运费就得几十块,全村三千多亩地,把家底卖了也不够。 年轻人没说话,只是把村委会墙上那张快掉渣的村貌图翻了出来,手指在上面划来划去。 第二天一早,他揣着两个馒头就出了村,沿着村外那条快干涸的河道走了一整天。 太阳把他的脖子晒得脱皮,鞋子上沾满了泥,直到傍晚才扛着一把镰刀回来,裤腿上还划了好几个口子。 他把村干部叫到河边,指着河底那道若隐若现的土沟说:"这是老辈人挖的渠,我看能通到地里去。" 大家凑过去看,那渠早就被淤泥填了大半,两岸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谁也没把握能挖通。 年轻人蹲下来扒开泥块:"试试吧,总比看着庄稼枯死强。" 消息传到村里,最先来的是几个老党员,扛着铁锹说:"娃,你敢干,我们就敢跟你拼。" 接着,家家户户都锁了门,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太太都提着水壶到地头。 七月的太阳毒得很,地表温度能烤熟鸡蛋,年轻人带头跳进没膝的淤泥里清淤,泥浆溅得满身都是,手上磨出的水泡破了又结,结了又破,用布一裹接着干。 到了夜里,就拉来电灯照着干,蚊虫嗡嗡地往人脸上撞,有人累得在田埂上躺一会儿,被露水打醒了又接着挖。 第五天傍晚,当最后一锨土被扔到渠边时,有人喊了一声"通水试试",就见年轻人第一个跳下去,用铁锹把渠口的泥土扒开。 起初只有一股细流慢慢渗过来,接着水流越来越大,哗啦啦地顺着新挖的渠往地里跑。 蹲在渠边的村民先是愣了几秒,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顺着渠边跟着水流跑,鞋掉了都顾不上捡。 年轻人站在渠水里,水没过了他的膝盖,他看着水流进干裂的土地,土地发出"滋滋"的声响,突然一屁股坐在泥里,抱着膝盖笑了起来,眼泪混着泥水往下淌。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条渠挖通后,一亩地的灌溉成本降到了十块钱,比抽地下水省了一半还多。 就在驻马店的村民忙着给庄稼浇水的时候,南方的阳山县青莲镇正被台风"蝴蝶"搅得天翻地覆。 暴雨像瓢泼一样下了三天三夜,镇里的河水漫过了堤岸,深塘村的路被淹得看不见踪影,有老人被困在屋里,水已经没过了床沿。 村里的"两委"干部梁卫平穿着雨衣在水里泡了两天,起初是挨家挨户敲门,把住在低洼处的人往高处转移。 走到高峰路口时,一棵大树被风刮倒堵了路,他顾不上找工具,直接用手去掰树枝,雨水混着汗水流进眼里,涩得睁不开,硬是凭着一股子劲清出了一条道。 有辆外地车陷在水里,司机爬在车顶呼救,他先骑着摩托车往那边赶,水太深了就把车扔在路边,脱光上衣蹚水过去,水没到胸口,每走一步都像被人拽着似的。 那天晚上,他听说冲步塘村有位老人没转移出来,立刻跟镇里的应急队联系。 坐冲锋舟到村口,发现船进不去,他"扑通"一声跳进齐腰深的洪水,硬是把老人从屋里抱了出来,一步步挪到船上。 老人在他怀里一个劲地说"谢谢",他只是喘着气说"抓紧了"。 等把最后一户村民安顿好,天已经蒙蒙亮了,他坐在泥地上,掏出手机想给家里报个平安,才发现手机早就泡坏了。 洪水退了之后,梁卫平又带着村民清淤泥,修村道。 有村民看到他手上的伤口泡得发白,递过去一瓶碘伏,他笑着摆摆手:"没事,过两天就好了。" 有人问他累不累,他擦了把汗说:"咱是党员,这时候不往前冲,对得起胸前这枚党徽吗?" 这两段日子,一个在河南的烈日下挖渠,一个在广东的洪水里救人,看似不搭边,却都是一样的场景。 基层干部挽着裤腿在泥里水里泡着,身后跟着一群愿意跟着干的村民。 驻马店的渠边长了新草,青莲镇的路上又能看到来往的电动车,太阳照常升起,日子还在继续。 只是经历过这一切的人都知道,总有一些身影,会在最难的时候站出来,像渠里的水,像岸边的树,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这个村支书胆子太大了!”河南驻马店,98后村支书带领村民五天五夜挖出2000米
星球拾光
2025-08-10 17:38:46
0
阅读: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