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笑谈[超话]【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以《论语》为钥开启小学高段德育新

博速搞笑 2025-08-10 22:44:59

秦岭笑谈[超话]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以《论语》为钥 开启小学高段德育新路径

“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暑假期间,曲阜市王庄镇中学五年级的课堂上,传来阵阵朗朗的《论语》诵读声。这是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儒韵童行”实践队开展的《论语》与小学高段德育融合实践活动现场。实践队立足儒家经典与地域文化资源,探索出一条传统经典赋能现代德育的新路径。“小学高段是道德规范养成的关键期,如何让传统经典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实践之初,团队便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深入调研。

结合小学高段学生“同伴关系敏感”“自我意识增强”等特点,团队建立“学生特点——《论语》主题—精选语句”匹配体系。例如,针对学生易发生矛盾、攀比的情况,聚焦“仁爱·宽容”主题,精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直,友谅,友多闻”等语句,让经典内容与学生成长痛点精准对接。调研数据显示,当前《论语》德育价值未充分发挥,81.2%的学生存在古文理解障碍,90%的学生倾向互动式学习。这为后续实践形式创新提供了明确方向。

团队系统梳理《论语》德育内容,提炼出“仁爱伦理”“修身自律”“教育方法”“社会规范”四大板块,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筛选出与小学高段德育目标相契合的核心章句。如针对“重视价值观塑造”,选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针对“培养行为规范”,纳入“其身正,不令而行”等,为跨学科融合奠定基础。

基于调研结果,团队在王庄镇中学五年级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特色实践活动,将经典诵读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团队对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本,为每单元每课匹配《论语》章句,编印成注释版手册。手册不仅有译文、注释,还附“课本适配点”解析,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应“我们的好朋友”一课,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价值,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实用工具。

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核心,团队编写《杏坛下的约定》微话剧剧本,利用中国教师博物馆杏坛讲学场景拍摄。剧中,子路与颜回因争执引发思考,孔子的循循善诱让学生直观理解经典内涵。播放后,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再现,将“和而不同”“推己及人”等理念融入表演,在角色扮演中深化认知。

活动中期,通过《论语》知识测评检验学习效果;后期推动德育实践转化,鼓励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践行“君子之道”。家校协同评价机制同步启动,家长与老师从“言行表现”“同伴关系”等维度评分,评选出“德育之星”并颁发文创奖品,形成“学经典、用经典、评经典”的完整链条。

实践活动收获多方认可。数据显示,家长与老师对活动满意度分别达97%、98%,学生对《论语》的兴趣提升显著,“同伴矛盾减少”“更懂体谅他人”成为家长反馈的高频词。实践队队长董佳林表示,团队将继续优化活动形式,让儒家文化的滋养真正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从理论层面看,此次实践填补了《论语》与小学高段德育融合的研究空白,提出的“内容筛选标准”“跨学科结合路径”为德育理论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从实践层面,形成的《论语德育手册》、微话剧脚本等成果,为小学德育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让传统经典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融入生活的智慧。”

0 阅读:0
博速搞笑

博速搞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