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在8月10日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时抛出了两个重磅表态:一是美国将终止对乌克兰的军事资助; 二是美方正协调俄乌领导人会晤,但更倾向于推动美俄乌三方会谈。这一消息瞬间搅动了俄乌冲突的棋局,也让即将到来的特朗普与普京的阿拉斯加会晤笼罩上更复杂的博弈色彩。 万斯对欧洲的喊话堪称直白得近乎犀利。他直言战争发生在“欧洲的后院和家门口”,欧洲国家若真关心冲突就该“以更直接、实质性的方式出资”。 美国不会再当“提款机”。他甚至甩出交易式方案:若欧洲想买美国武器援乌,白宫乐见其成,“但我们自己不会再掏钱”。 这番话看似推责,实则揭示了特朗普政府重塑对乌战略的核心逻辑——抽身止损,倒逼欧洲扛责。毕竟美国已援乌超660亿美元。 而特朗普自今年初上台后,除沿用拜登时期批准的军援外,几乎未新增实质支持。 耐人寻味的是,万斯一边切断金流,一边又高调扮演调停人。他透露美国正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会面,却泼冷水称在特朗普与普京15日阿拉斯加峰会前让俄乌单独谈“不具建设性”。 这透露出美方的真实算盘:三方会谈才是目标,但需由特朗普先与普京定调。这种“美国主导、欧洲靠边”的模式立刻引发连锁反应。 欧洲七国领导人火速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乌克兰的和平“不能没有乌克兰参与决定”,外交方案必须保护乌及欧洲的安全利益。 欧盟外交代表卡拉斯更直接划红线:美俄协议若缺了欧盟和乌克兰,“等于无效”。欧洲的焦虑肉眼可见——既怕美国“越顶外交”出卖盟友利益,又担忧自身被挤出谈判桌。 乌克兰的神经同样紧绷。泽连斯基在万斯发言后连发帖文,援引宪法条款强调“土地不让占领者”,任何绕开乌克兰的协议都是“无效决定”。 此前特朗普暗示和平需“交换领土”,俄媒更爆料普京提议乌割让顿巴斯换停火,这些均触碰到基辅的绝对红线。 但现实压力摆在眼前:美国军援断流后,乌军弹药库存仅能支撑数月,欧洲虽加大援助却难填缺口,德国智库数据显示其产能仅美国的零头。 这种军事依赖与经济疲软的交困,让泽连斯基在喊话硬气之余,也加紧与欧洲协调立场,甚至透露与美保持“全天候接触”,试图避免彻底边缘化。 万斯口中“让双方都不满的和平协议”或许才是关键潜台词。它暗示了特朗普政府眼中的冲突终局:俄乌各退一步,美国抽身离场。 但问题在于,俄方要的是领土承认与战略缓冲,乌方要的是主权完整与入约路径,欧洲要的是安全秩序主导权——三方诉求几乎无重叠区。 连白宫被曝的折中方案也遭各方冷对。而特朗普的“交易艺术”能否弥合鸿沟? 阿拉斯加会晤前,他一边放风“接近达成协议”,一边对购俄油的印度加征关税施压俄经济,软硬两手透着战术精明,却也暴露战略模糊。 这场大国博弈中,乌克兰的处境像极了老话说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美俄借峰会争夺秩序主导权,欧洲竭力守护话语权。 而炮火纷飞的土地上,乌民众的生存权仍在硝烟中摇晃。万斯的“断供宣言”与其说是和平序曲,不如看作美国转向的现实注脚——当“美国优先”撞上“欧洲自主”。 再碰上乌克兰的“寸土不让”,阿拉斯加的谈判桌恐怕比北极冰原更寒冷。 参考资料:万斯:美国正努力安排美俄乌三方会晤 2025-08-11 13:00·参考消息
非常罕见!8月10日,泽连斯基先发文后删贴,他今天凌晨发文:“我没收有到正成邀请
【121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