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曾辱骂中国人为“乡巴佬”的美国副总统万斯,竟然公开称:“我们要以中国为参照

世界今若在 2025-08-11 17:25:08

罕见!曾辱骂中国人为“乡巴佬”的美国副总统万斯,竟然公开称:“我们要以中国为参照,如果中国赶超我们,这不该怪中国,而是美国领导人蠢!”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公开辱骂中国人为“乡巴佬”,言辞粗鄙,毫无外交分寸,曾引发中美两国舆论激烈交锋。 如今话锋一转,万斯仿佛一夜之间“觉醒”,开始向中国“学习”。是幡然悔悟,还是别有用心? 显然,这不是一场真实的自省,而是一场政治算计的表演。 24月,万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用“peasant”贬损中国人,言语中充满居高临下的傲慢。本以为这会迎合右翼基本盘,但没想到言论引发多方反弹。 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回击,批评其“无知、傲慢且缺乏起码礼貌”,连当时在场的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都拒绝为他背书,场面一度尴尬至极。 可仅仅过了一个月,万斯在海军学院演讲中突然改口,承认“美国绝对主导的时代已经终结”。 他罕见指出,美国长期沉迷于“国家建设”,却忽视了中俄等国在科技、产业、供应链上的迅猛崛起。这一转变并非出于道义良知,而是被现实打了个措手不及。 美国对华的科技封锁,正在反噬自身。2023至2025年,中国半导体国产化率从15%飙升至42%,中芯国际等企业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而美国企业则苦不堪言,光是芯片订单就流失了240亿美元。中国的产业链不仅没被切断,反而越封锁越自主。 这种“封锁反成助燃剂”的局面,让华盛顿精英层陷入焦虑。 与此同时,中美在基建效率上的差距让人瞠目。中国贵州超级计算中心从立项到投入使用仅耗时18个月,而美国田纳西州同类项目却因环保诉讼和行政扯皮,拖了5年仍未完工。 2025年,中国又一次集中开工了27个半导体项目,涵盖佛山、丽水、合肥等地,形成了“南北呼应、东西联动”的产业新格局。 而美国《芯片法案》陷入两党扯皮,不仅项目审批缓慢,连已经拨付的527亿美元补贴,也因预算纠纷面临冻结风险。 万斯的“以中国为参照”,说到底不是钦佩,而是焦虑。他清楚知道,美国内部的制度性短板,正在让这个超级大国渐渐走向“力不从心”的困境。 他在演讲中提到,中国“敢坐十年冷板凳”,去做超导磁浮实验,而美国资本却唯利是图,项目只要不盈利就立刻砍掉。 华尔街的短视和美国政坛的内耗,正成为美国无法复制“中国模式”的根本障碍。 万斯并非真正转变立场,他的“参照论”不过是为特朗普“精准威慑”战略铺路。 从苏丹金矿被瓦格纳集团接管,到美军撤出非洲后的真空地带,美国正面临全球影响力的溃散。 于是,万斯提出所谓的“精算现实主义”战略,主张将防务预算从传统驻军转向高超音速武器等新兴技术,意图在技术层面与中俄抗衡。 但讽刺的是,一边高呼“要向中国学习产业政策”,一边又在8月10日扬言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中国企业加征25%关税。 这种一边借鉴一边制裁的双标行为,恰恰暴露了美国的战略荒诞——既想学中国的效率,又不愿放下身段;既想借中国的成功重塑自身,又惧怕中国的崛起挑战霸权。 事实上,中国自动驾驶测试里程是美国的10倍,百度的Robotaxi单日订单已突破3万单,而美国底特律的自动化改造项目却因工会阻挠三年无进展。 中国的农民已经在用无人机播种,美国却连自动驾驶法规都无法统一。这不是技术差距,而是体制差距。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美国已失去了推动产业升级的人才根基。中国每年培养的工程类毕业生多达760万,是美国的五倍。 俄亥俄的旧钢厂已成野草丛生的废墟,而中国高强钢市占率已达全球60%。万斯可以在演讲中喊出“我们要比中国更像中国”,但他清楚,美国的制度性障碍已经让这种模仿变得遥不可及。 这就是现实的讽刺——美国一边高喊“自由市场”,一边又大搞补贴、一边封锁中国企业,一边又承认中国效率高;他们希望学习中国模式,却又无法容忍中国成功。 万斯的“参照论”,是对现实的暂时低头,更是为选举服务的策略转向。 特朗普在多个摇摆州的民调优势正在缩小,选民对经济不满情绪高涨,万斯试图通过“批判美国低效”来转移矛盾,实则是“美国复兴2.0”政治剧本的又一幕。 说到底,万斯不是在向中国致敬,而是在借中国“照镜子”,用“中国赶超”这面旗,来刺痛美国民众的民族情绪,从而为选战造势。 他不是要改变美国,而是要借中国的影子吓唬美国人。 当一个曾以傲慢辱华为荣的美国政客,开始拿中国当“标杆”,这本身就说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无法回避的现实。 而万斯的“急转弯”,只是美国精英在霸权焦虑下的又一次认知撕裂——他们既想偷师中国的成功,又恐惧中国的领先;既想复制中国的效率,又不愿放下身段去真正改革。

0 阅读:0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